|
|
|
|
2024-10-23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解决拖欠账款问题 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
|
作者:
■张国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79 |
|
|
|
|
|
|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推进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作出系统部署。《意见》指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坚持依法治理、加强分类监管、强化部门协同、夯实属地责任、落实约束惩戒,持续健全法律制度、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各类企业健康发展。 这一《意见》来得是时候,后续效果值得期待。要问企业的“烦心事”,账款被拖欠往往“榜上有名”。近年来,账款拖欠问题对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不利影响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经济发展存在不确定性风险时,一些长期收不回的账款,很容易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要看到,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其运行需要各环节有序连接、高效畅通,长期拖欠账款不仅关系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预期,还会传导至产业链的上下游,最终影响到企业生存、民众就业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全局。因此,对这一问题不可小觑,需要从国家层面加以重视。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去年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到“要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同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清理拖欠企业账款专项行动方案》,并指出,省级政府要对本地区清欠工作负总责,抓紧解决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问题,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央企国企要带头偿还。 从目前来看,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货卖出去了、钱收不回来”的现象仍然存在,这除了现有政策规定执行还没有完全到位,尚需拾遗补缺,做出进一步的制度安排。换言之,清理拖欠企业账款,再也不能“拖”下去了。唯有系统部署,依法处置,才能防止拖欠账款拖出问题。特别是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的问题,非得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出台掷地有声的硬招不可。各地区各部门要提高站位,充分认识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对维护企业权益、稳定企业预期、增强企业信心的重要意义,按照《意见》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和自身职责,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从长远角度出发,要构建企业拖欠账款信息公开、失信惩戒和追责问责的长效机制。大型企业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本质上是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要强化对大型企业及时付款的约束,加快修补导致拖欠的制度漏洞,探索建立“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长效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进一步完善拖欠账款投诉处理和监督问责机制,加强对恶意拖欠账款案例的曝光,完善拖欠账款清理与审计、督查、巡视等制度的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大对拖欠企业账款案件的执行力度。 随着《意见》出台,政府治理决心不断加大、举措持续加码,解决拖欠企业账款问题必将柳暗花明。毋庸讳言,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要有决心、有方案,更要有切实可行、保障有力的行动,以实干实绩取信于民,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向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