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10-18
2024-10-18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上饶市饶商联合总会: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发展“活水”

作者: ■汤国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37

    今年4月,江西省上饶市乡村振兴局、饶商联合总会共同发起“饶商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计划”(以下简称“公益计划”),旨在积极探索发挥商会力量助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该公益计划依托“饶商联合总会+各地上饶商会”平台,引导广大饶商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村企融合发展,实现多方共赢。
“商会+乡镇”结对共建 推动精准对接
    为实现精准对接服务,在“饶商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启动仪式上,推动首批26家上饶商会与上饶各县(市、区)26个乡镇结对,并由商会和乡镇联合成立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形成“商会+乡镇+企业”融合发展模式。
    通过商会和乡镇“一对一”结对,构建可持续高效合作机制,推动双方资源互通共享,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协同共促,实现商会、乡镇、企业多方共赢。
    目前,饶商联合总会,浙江、广东、贵州、天津、上海、深圳、福州、泉州、武汉、宁波、东莞、南昌、南宁、漳州等地上饶商会,以及饶商关爱基金会、上饶市干越商会、上饶市女子艺术协会、饶商艺术团等商协会已与结对乡镇进行深入对接,并在相应领域取得阶段性成果。
    2024年6月,江西省慈善总会发起“赣鄱情”全民慈善公益节活动,饶商联合总会、饶商关爱基金会迅速响应,引领广大饶商积极参与,短短三天筹得善款146.29万元(线上募捐位列全省第二),款项将用于饶商助力乡村振兴。多个商协会在考察对接的同时,积极向结对乡村、学校、养老院等进行公益捐赠,展现饶商爱心担当。
“商会+资源”高度聚合 形成振兴合力
    饶商联合总会与各地上饶商会,充分发挥商会桥梁纽带作用和资源聚合平台作用,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全要素支持,推动全体饶商共同参与、各方资源高度聚合,保障乡村振兴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通过导入乡村振兴资源要素,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上下联动、内外兼修,在商会形成“全员参与、共同融入”的乡村振兴氛围,凝聚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浙江省上饶商会积极牵线搭桥,邀请信州区秦峰镇代表到浙江乡立方乡村发展集团(乡村振兴系统实施方案服务商、运营商)参观交流,学习乡镇先进发展模式经验。上饶市女子艺术协会、饶商艺术团组织优秀文艺工作者到玉山县怀玉乡锦溪小学开展艺术支教,并捐赠物资改善学校教育条件。
“商会+产业”融合发展 探索共富路径
    以产业振兴为重点,饶商联合总会根据各乡镇产业资源特色和产业发展规划,对接引进相关行业龙头企业,推动当地产业发展升级,解决地方就业问题。同时,立足乡镇长远发展需要,积极发动商会企业与乡镇集体发展共建,形成利益联结共同体,通过农企对接、农超对接,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和路径,提高产品溢价,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共同富裕。
    饶商联合总会针对信州区沙溪镇“双招双引”需求,发挥商会网络渠道优势,重点在经济活跃及相关产业集聚的地区,推动产业和人才对接。南宁上饶商会组织30余家广西旅行社到上饶各大旅游景点和广信区华坛山镇踩点考察,致力于推动两地旅游行业的深入合作,实现客源共享、合作共赢。
    此外,福州、泉州、武汉、东莞、南宁、南昌、漳州等上饶商会与结对乡镇在农产品深加工、民宿开发、旅游投资等领域进行深度对接。
“商会+人才”服务保障 聚才引智添动力
    发挥商会及会员企业人才资源优势,对接科研院校,导入符合地方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饶商联合总会为地方发展“把脉献策”,为聚才引智添动力。
    实施“饶才饶智回流计划”,鼓励在外饶商返乡投资兴业,参与地方建设,积极创造就业机会、畅通就业渠道,吸引大学生返乡助农,持续赋能乡村人才振兴,提升乡村振兴动力。广东省江西上饶商会邀请玉山籍乡贤、广西国家科技特派团蚕桑组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刘吉平与商会考察团共同赴玉山县下镇镇对接,为乡镇发展提供专业指导。
    实际上,“饶商助力乡村振兴公益计划”实施指导方案,正在提高推进乡村振兴效力效能——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构建监督协调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定期评估各地商会帮扶成效,总结结对帮扶经验,在商会和会员中营造“学先进、争先进”的浓厚氛围,充分调动商会和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积极性、主动性。
    “商会+乡村振兴”模式正在为上饶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发展“活水”,一幅产业兴、生活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蓝图悄然绘就。接下来,商会将进一步深化饶商与乡镇的合作,积极探索高效结对帮扶模式,致力于打造一批乡村振兴模范典型乡镇。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