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0-0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扩大有效投资优化营商环境 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 |
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
|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30 |
|
|
|
|
|
|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组织的关于“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新闻发布会召开。 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介绍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具体举措,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即加力提效实施宏观政策、进一步扩大内需、加大助企帮扶力度、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在提振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表示,将从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三个方面着手,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扩大有效投资 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 郑栅洁在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国家在落实存量政策的同时,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为进一步扩大内需,郑栅洁提出,在消费方面,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等。在投资方面,要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具体措施包括优化实施投资重大政策,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介绍,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经向民间资本推介1635个重大项目,其中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441个、总投资3448亿元。他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落地政策,促进投资平稳增长。其中包括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民间投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REITs,深化投贷联动试点合作等。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五项举措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将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同时,也有望增强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经济发展中,这些举措将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经济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发布会上还提及如何提振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以及如何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相关问题,郑备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从“三个进一步”着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首先是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将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着力破解地方保护,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快清理进度,破除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 其次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者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 最后是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国家、省、市、县多层级常态化交流沟通,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比如,针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融资问题,在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推动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的覆盖面,阶段性从小微企业扩展到科技型、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中型企业,提高了续贷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 朱克力表示,在提振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方面,当前民营企业面临的难题主要包括市场环境不确定性大、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上升等。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能够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加稳定、可预期的法律环境,降低企业运营风险。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有助于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则可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与帮助。这些举措将有助于缓解民营企业面临的压力,提升企业家投资信心,同时能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