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10-08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游客“打卡”舌尖上的江南美食 |
|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966 |
|
|
|
|
|
|
国庆假期,餐饮业烟火沸腾,热情高涨。南来北往的人们,不约而同追求美食之旅,川、湘、鲁、粤、淮扬、闽、徽、浙八大菜系挨着个儿到舌尖上来“打卡”,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吃出千年文化——淡雅微甜的淮扬菜吃出江南女子的婉约、淳朴实在的鲁菜吃出山东汉子的壮实质朴、火红辛辣的湘菜吃出辣妹子的水灵泼辣…… 扬州灌汤包,作为江苏特色美食,以其精致工艺和鲜美口味而扬名天下。10月3日晚,记者慕名来到位于扬州市广陵区瘦西湖景区的小吃一条街,专为品尝这道美食。 这是一条历史悠久的美食街,小桥流水人家让美食街别有一番韵味。走进一家特色小吃店,映入眼帘的是风景如画的环境,茶社布置典雅,窗外景色宜人,茶社中央的扬州评弹等传统演出,为来此用餐的人们奉献一场文化盛宴。 选一处面朝瘦西湖的临窗桌坐下,一边欣赏湖上漂过的木船和阑珊的灯火,一边品尝狮子头、蟹粉小笼包、扬州炒饭、糖醋排骨等美食。 店家首先端上桌的是一壶爽口的自酿米酒,轻轻呷一口,顿感解乏。接下来便是道道美味,让人开胃开怀。食至半饱时,灌汤包到。那是一个碗口大的小蒸笼,笼盖掀开,里面赫然放着一只冒着热气的汤包,皮薄如纸,香气四溢。 记者欲用筷子将包子挑起放入口中,友人忙制止,并递上吸管,说:“用这个吸着吃。趁热吃。”记者轻轻吸入一口滚烫的汤汁,感到一阵润喉入肺的滋润,那滋味,既能咂出鲜肉的清香,又有丝丝蜂蜜的甜香,还夹带着些许桂花的醇香。 如此鲜美的汤汁,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店家大方地说出“秘制土方”——其实,就是用鲜猪皮,除尽猪毛等杂质后,捣碎并熬成胶质,再拌入姜汁、蜂蜜、枸杞、桂花等。待其冷却凝固之后,便可切成若干小块,包成包子,放入笼中,蒸熟即可食用。 如此复杂的工艺和精细的工料,难怪价格不菲,一个包子就得消费30多元呢。 “扬州小吃,包饺不分家。”吃了灌汤包,还须再品尝虾仁蒸饺。每个蒸饺里都包含着两只鲜嫩的大虾仁,微微的甜味。还有扬州狮子头,口感松软,肥而不腻,用猪肉制作的肉圆,又嫩又好吃。 最后再来一碗Q弹筋道的蟹黄阳春面,拌点香油和葱花,尽管已经吃得很饱,却依然感觉意犹未尽。 离席时,不知何时,空中飘起小雨,远处湖面上,更有船家女的绰约身姿,在江南油纸伞掩映下,秀色可餐。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