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30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发力五大核心技术 突破海外品牌主导 |
新光维医疗助推内窥镜国产化替代 |
|
作者:
■本报记者祝凤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96 |
|
|
|
|
|
|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公布,专注医用内窥镜及相关产品研发及商业化的新光维医疗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光维医疗”),凭借其创新能力与市场表现,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在此之前,新光维医疗还获得江苏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 在内窥镜行业,由于技术壁垒高以及我国起步较晚,海外品牌长期占据国内市场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新光维医疗着力技术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推进医用内窥镜的国产化替代。新光维医疗联合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陈东表示:“如果不能做出同等甚至是优于进口品牌的内窥镜产品,企业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打造内窥镜诊疗产品体系 现代医疗中,越来越多地出现这样的场景,在手术或检查过程中,医生借助一根可进入人体的导管,观察患者组织器官的健康情况,并根据成像进行判断和治疗。这就是内窥镜在医疗中的应用。伴随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医用内窥镜已经成为妇科、消化科、泌尿外科、骨科等科室诊断和手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设备。 成立于2016年的新光维医疗,正是一家专注于医用内窥镜及相关创新产品的研发及商业化的微创诊疗企业。陈东曾在全球内窥镜龙头企业任职,并负责内窥镜研发、战略规划、学术推广和临床研究等,在医用内窥镜行业拥有近20年经验。 依托自身研发能力,新光维医疗已经形成了超高清医用成像技术、特殊光医用成像技术、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技术、3D医用成像技术以及超细内镜医用成像五大核心技术优势,并打造了全面的医用内窥镜微创诊疗产品体系。 陈东向中华工商时报记者介绍,新光维医疗是成功开发具有2D转3D功能的内窥镜系统的公司,也是国内率先在4K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和3D图像成像装置方面均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美国FDA、欧盟CE批准商业化的公司,还是成功将自主研发3D内窥镜系统销往海外市场及国内三甲医院的公司。 发力医用内窥镜国产化替代 作为一种精密成像器械,医用内窥镜集光学、人体工程学、现代电子、精密仪器等技术于一体,技术要求高,生产难度大。叠加医疗活动的特殊性,不同疾病、不同科室、不同治疗手段所需要的产品规格型号都不相同,企业在短时间内通常很难实现技术突破。 正因如此,我国内窥镜市场长期由奥林巴斯、卡尔史托斯、富士等多家国际医疗器械品牌主导。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以国内市场2020年产品销售收入计,奥林巴斯以21.3%的市场份额领先,其次是卡尔史托斯及史塞克,市场份额分别为11.7%和5.7%。当年国内品牌的渗透率仅为5.6%。 在此背景下,新光维医疗凭借其在超高清成像、特殊光成像、3D成像等关键技术上的突破,围绕“重复使用内窥镜+一次性使用内窥镜+配套设备”开展布局,推出更加符合中国医院及医生需求的产品组合,能够覆盖医院各类临床科室的全类型内窥镜手术。以4K医用内窥镜摄像系统为例,目前,该系统已完成百余家终端医院的入院安装。 截至2024年8月31日,新光维医疗在国内持有已授权专利237项(其中发明专利40项),申请中专利127项(其中发明专利106项),在海外拥有已授权专利15项、进入国家阶段申请16项,形成技术壁垒。 内窥镜市场潜力可期 近年来,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智慧医疗应用场景日益丰富。作为智慧医疗的一环,内窥镜行业发展潜力巨大。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内窥镜市场是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增长最快的板块之一。预计到2030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价值将增至624亿元。 面对未来,新光维医疗信心满满。陈东表示,未来新光维医疗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全面优化产品布局,打造多元化、高性能的以内窥镜为核心的微创诊疗产品体系。 (图)新光维医疗亮相2024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