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9-26
2024-09-26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民企引领黑龙江低空经济风向

成立产业联盟助推技术创新规范发展和安全应用

作者: ■本报记者刘洁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988

    近日,一场聚焦低空经济发展与黑龙江振兴的高端对话在哈尔滨市举行。活动期间,低空安全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成员单位包括哈尔滨工程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黑龙江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黑龙江邮政易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而牵头单位则是总部在深圳、主要业务在黑龙江的民营企业深圳联合飞机集团(以下简称“联合飞机”)。
    该联盟将立足于搭建黑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交流合作与促进平台,共同开展低空领域技术攻关与合作,助力黑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加速新质生产力成果转化。
    民企引领低空经济产业
    今年以来,随着低空经济的快速发展,联合飞机积极进行布局,合作成果遍地开花。“黑龙江省具备传统且齐全的航空配套企业,同时区域内还有发动机企业,形成完整的智能航空产业链。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平台对接各界,促进科技在低空经济产业加速转化。”深圳联合飞机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田刚印表示。
    大兴安岭地域广袤,航班数量不足,长期只有30%的地区能够实现党报当日达。今年,联合飞机携手中国邮政,首次在大兴安岭地区开辟无人机党报邮递专线——由镭影Q20无人机携带党报与包裹,从位于加格达奇的中心点向村镇分散飞行,成功将次日达变成当日达,大幅缩短运输时间。
    “党报邮递专线中最长的一条试运行航线长达31公里,且大部分途经区域都没有信号,但是无人机能够凭借自主飞行能力规划航线,无障碍抵达目的地,极大提升运输效率。企业自落地黑龙江以来,不断深化与当地产业的合作。目前,镭影Q20无人机已被广泛应用于海鲜运输、公安巡检等场景。”田刚印表示。
    如何将低空经济与农业结合起来,这是摆在农业大省黑龙江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此,联合飞机推出了“农业三剑客”,其中镭影Q20无人机能够高效巡田,作业效率高达每小时6000亩,能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变化以及农作物长势,基于智能云平台分析病虫害,可以指导农户施肥撒药。Q100农业无人机兼顾播撒、喷洒双管齐下,为农作物施肥、撒药,丰收时节可用于农作物转运,提升物流效率,保障新鲜送达。目前在研的T1200无人直升机,载重量等适配大田、果树植保需求,凭借每小时1330亩的作业能力实现降本增效,每亩成本仅需0.46元,满足农户提升经济效益的需求。
    截至目前,联合飞机已在黑龙江获得接近1900万元的飞防订单以及4100架无人机意向订单。
    新产业链借势形成
    “黑龙江这片辽阔土地上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立伟在当日论坛上表示,发展低空经济对经济发展具有多重战略意义,将助力黑龙江产业振兴。周立伟以“发展低空经济是通向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康庄大道”为主题,分享了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强调专业人才培育的重要性。他表示,要通过教育、培训和产业合作等方式培养相关人才,推进行业规范和进步。
    “低空经济的培育应该是全方位、全链条的培育。要全力培育壮大应用市场,完善行业规范和制度,加快低空飞机与无人机装备研发制造和技术创新、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要汇聚科研力量,引进和培育人才,推动核心技术攻关。”周立伟说。
    作为中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黑龙江具备良好的航空产业基础,拥有生产大国重器的特色产业优势。同时,黑龙江地域广阔,农业、林业、牧业、旅游业为无人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实验场和应用场景。而以联合飞机为代表的知名民营科技型企业的入驻,则为黑龙江在低空经济领域的发展提供新的渠道和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愈发显著。
    黑龙江省企业协作协会秘书长钟鑫表示:“这对长期以来拥有哈飞等军工产业优势的黑龙江地区而言,意味着一个新的产业链正在借势形成。”
    由联合飞机投资的哈尔滨联合飞机产业基地已于今年8月封顶。按照田刚印的说法,建成后的哈尔滨联合飞机产业基地将打造涵盖大型无人机研究院、新一代大型无人机生产制造基地、大型无人机应用示范基地、有人机无人驾驶改造基地及无人机产业生态链基地在内的“一院四基地”,预计年产1万架无人机,新增就业200余人。
    据田刚印介绍,下一步,联合飞机将携手低空安全联盟,加快推动黑龙江省低空经济领域相关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助力黑龙江省低空经济产业体系建设,促进低空经济产业技术创新、规范发展和安全应用。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黑龙江将通航产业作为全省重点产业来抓,将通航产业纳入省‘十四五’规划纲要、工业强省发展规划、产业振兴行动计划等总体规划,持续加大力度支持通航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聚焦通用航空装备在农林植保、应急救援、新兴消费、商业运营等重点领域应用,强化通用航空装备产品供给,加强通用航空装备配套产业链建设,助力扩大通航装备应用规模,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