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2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引进创新资源 构建创业生态链 提升核心竞争力 |
湖南怀化打造“科创飞地”新模式 |
|
作者:
■本报记者章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92 |
|
|
|
|
|
|
近日,第十一届全球湘商大会在湖南省怀化市举办,这是湘商大会第一次走进湘西地区。以此为契机,怀化以“科创飞地”模式吸引全球湘商的投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怀化市新引进湘商回归项目179个,总投资543.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2%、22.77%。经湖南省级认定的湘商回湘投资新注册企业91家,同比增长152%,新注册企业数居全省第二。 怀化地处湖南西部山区,一直以来,科技研发力量不足、科创人才短缺、科创资金有限等难题成为该市科技创新发展的阻碍。取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科技与经济双跨越,是怀化市委、市政府当下第一要务。 2022年7月22日,根据湖南省委、省政府协调安排,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与怀化市溆浦产业开发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助力怀化经济高质量发展,开启“飞地模式”。 对于“飞地模式”,怀化市工商联主席王勇的解读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发达城市建设“飞地”,将欠发达地区企业中的研发、人才、科创等板块放在发达城市,以破解传统模式中欠发达地区科研水平不高、高端人才难招等难题,实现欠发达地区在产业资源、创新资源、人才资源上与发达地区有效对接,从而推进区域协调合作升级。 由此,怀化市积极在长沙建设“飞地模式”,并依托长沙丰富的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人才资源,搭建研究平台、引进科技人才、组建创新联盟、合作承担项目,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类资源,利用长沙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优势,更好地与省科技创新政策接轨,推动科研项目创新协同发展,走出“科创飞地”新路子。 “我们在怀化种植茯苓药材,在进行简单加工后,再送往与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的补天医药研究院,进行药品开发及相关茯苓健康食品开发,这样的‘科创飞地’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科研水平。”补天医药研究院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制约企业科技研发不足与引才用才的难点痛点问题,怀化市与发达地区主动对接、强力推动,出台相关政策,以“飞地模式”打造科技创新高地,使怀化市一批民营企业相继在长沙建立研发机构,为中小企业增添强劲的创新动力和可持续发展潜力。 “发达地区的科创条件、研发环境及薪酬待遇对人才有着巨大吸引力。但在怀化,我们要招聘到高端研发型人才非常困难。”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人才难题,该公司在长沙成立技术研发中心,招聘研发人才,并给予其比肩发达城市的薪资待遇,一下子就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问题。 湖南中铁五新钢模有限责任公司的研发人员队伍从成立之初的30多名扩展到现在的176名,企业竞争力和研发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借助长沙“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转化”优良的创新生态优势,企业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产业发展。 在“科创飞地”中,怀化市通过采用“在外研发+成果在本地转化”模式,为企业有效引进人才、资本、技术等创新资源,构建“创新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落地”创业生态链条,提升企业竞争力提供平台。 由“飞地模式”升级为“科创飞地”,背后是怀化对高端科技研发水平的不懈追求。 目前,怀化市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8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1家。“科创飞地”已成为怀化市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最重要的窗口和最具吸引力的平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