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25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创新机制建设为企提供法律服务 |
河北阳原县工商联推动优化营商环境 |
|
作者:
■席昱梅常怀月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02 |
|
|
|
|
|
|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进商事领域纠纷源头预防、多元化解,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工商联发挥职能优势,创新机制建设,联动阳原县人民法院成立商事纠纷诉前化解中心,出台《关于推进商事领域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推行“工商联+法院+企业”矛盾纠纷化解模式,助力县域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 建强队伍 实现调解专业化 阳原县工商联坚持以强化队伍建设为保障,以专业化、社会化建设为发展方向,夯实商事领域纠纷高质量化解工作基础。成立由法官、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优秀企业家代表组成的调解队伍。阳原县人民法院从民商事审判团队中选派经验丰富的2名法官、2名法官助理、2名书记员入驻调解中心。阳原县工商联推荐3名热心调解事业、从商经验深厚的优秀企业家充实调解队伍。 制定《调解规范》和《调解员工作手册》,实行一案一卷、一事一议,定期向社会公布调解员名单、调解程序以及调解规则,规范调解流程,为企业商事领域纠纷化解提供“菜单式”选择。 建立常态化业务指导机制,发挥司法示范、引领作用,通过集中培训、观摩庭审、法律讲座、实战实训等方式,提升调解力量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创新举措 实现调解多元化 阳原县工商联坚持以源头排查治理为先导,通过点对点“法治体检”、全方位“法律服务”抓前端、防未病,切实提升工作实效。 注重法治体检,县工商联围绕调解中发现的问题,主动深入企业开展排查、监测和预警,定期开展“法治体检”,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专题培训、知识产权咨询等多元化服务。今年以来,先后为12余家企业开具“法律处方”,梳理排查风险点13余个,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阳原县工商联适时组织开展“法律进商会”“法律进企业”“法律进园区”等系列宣传活动,针对多发、易发类风险点把准问题症结,靶向普法。累计开展宣讲活动8场,为企业提供专业法律服务120余次。 健全机制 实现调解法治化 坚持以完善制度机制为重点,阳原县人民法院和县工商联联合印发《关于成立商事纠纷诉前化解中心的实施方案》,推动调解工作有序开展。 健全专业调解机制,发挥“内行人管内行事”的优势,实行商人纠纷商人解、商会解,确保纠纷化解在商会、化解在企业。 健全示范调解机制,对于事实相似、主体众多的商事纠纷,由调解组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纠纷先行调解,明确处理规则。 健全协调衔接机制,推动商会商事调解与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商事仲裁、诉讼有机顺畅衔接,为当事人提供更为高效、优质、多元的程序选择,形成解纷合力。 搭建平台 实现调解数字化 阳原县工商联坚持以广泛搭建平台为抓手,运用新媒体、数字化、智能化平台提高调解的便捷性和时效性。 利用微信公众号搭建普法平台,与法院、检察院、税务等部门合作,推出惠企普法云课堂,重点解读宣传涉企法律政策。 依托法院调解平台搭建合作平台,完善联席会议、信息互通、专业研判等机制,将企业的商事纠纷解决在基层。 借助“数字工商联”搭建调解平台,建立各类调解员数据库、纠纷化解信息库,构建相互贯通、数据共享、安全可靠的矛盾纠纷化解信息系统,努力推进在线解纷,提高化解效率。 深化媒体合作搭建宣传平台,注重先进经验做法总结,深化与各类主流媒体合作,建立常态化推广机制,发挥创新示范作用,实现“一地创新、多地复用”效果。 阳原县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县工商联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以及省市县关于服务民营经济的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持续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服务“两个健康”。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