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1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北京好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蔡睿: |
红外热成像技术产业化前景广阔 |
|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698 |
|
|
|
|
|
|
随着需求增长,红外热成像设备生产将逐步走向规模化,从而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渗透率。同时,也具备跨行业应用融合。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在大健康领域有前景,还可以与其他行业(如智能家居、安防、汽车等)融合发展,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落地。这种跨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前景。 在9月14日召开的“一带一路”服务贸易合作论坛暨世界健康产业发展大会上,举行了“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分会”(以下简称“分会”)成立仪式。北京好来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来医学”)展示其在红外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红外中西医结合面诊检测与分析。会议期间,好来医学执行董事、经理蔡睿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介绍该公司在红外医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产业发展前景。 记者:在大健康领域,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发挥怎样的作用?这项技术目前是否成熟?在哪些领域具有最高的实用价值? 蔡睿:将红外热成像技术应用在大健康领域,可进行新医学健康管理,即以多视角、多层次的全面检查和动态监测,运用现代医学、中医体质学和自然医学等系统性分析和干预调理方法,实现对高危疾病风险有效控制和亚临床健康状态有效改善。 我公司研发团队,正是基于上述理论,通过观测人体细胞代谢热强度差异与变化特征,发现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以及局部组织器官及其相应淋巴区域的异常表现,对心脑血管、肿瘤等重大疾病,以及突发性流行病进行早期筛查,为中医治未病检测与调理提供数字化评价方法;为中医远程会诊与国际化提供跨语言影像化沟通。 我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大健康领域的应用在许多方面已经成熟,尤其是在非接触式筛查和早期诊断方面表现尤为突出。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扩展,红外热成像有望在大健康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不过,尽管这项技术本身已经成熟,但其数据解读和标准化仍是挑战。不同设备、环境条件和个体差异可能导致结果的变化,因此需要统一的标准和算法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记者:红外热成像技术未来产业化前景如何? 蔡睿:红外热成像技术拥有广阔产业化前景。这是我与团队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来的。 就其技术成熟度与创新而言,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基础硬件(如红外传感器)和配套软件(如图像处理算法和AI分析工具)正不断发展,这不仅提升了图像分辨率和检测精度,也使得设备更为便携和经济适用。 技术不断完善使得红外热成像逐步进入医疗健康尤其是中医治未病领域。随着技术进一步成熟,其应用场景将更加多元化,覆盖从个体健康监测到公共卫生管理的多个层面。 就其市场需求增长而言,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疾病早期检测需求增加,市场对非侵入性、实时检测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红外热成像技术能够提供无创、快速的健康评估,符合这一趋势,也发展出多样化应用场景,即从医院到社区健康中心,从家庭健康设备到健身和康复中心,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各类健康管理场景中的需求都在增长,这将推动其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随着需求增长,红外热成像设备生产将逐步走向规模化,从而降低成本并提升市场渗透率。同时,设备的多样化(如家用健康监测设备、便携式健康检测仪器等)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面。也具备跨行业应用融合。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在大健康领域有前景,还可以与其他行业(如智能家居、安防、汽车等)融合发展,推动更多创新应用的落地。这种跨行业的应用将进一步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前景。 记者:红外热成像技术拥有广阔产业化前景,目前而言,是否处于“风口”期? 蔡睿:我认为,红外热成像技术具备成为“风口”产业的潜力,但它是否真正成为“风口”产业取决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市场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健康意识提升、疾病早期检测需求增加以及公共卫生防控紧迫性,红外热成像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需求正在快速增长。这种市场需求迅速扩大为红外热成像技术提供良好发展机遇。 技术突破与成本下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红外热成像设备成本逐渐下降,性能和精度不断提升。这使得该技术更加易于普及,能够进入更多的消费市场,从而推动其成为一个热门产业。 政策支持与行业推动。政府和公共卫生机构对健康监测技术的重视与支持,也为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提供推动力。政策上倾斜和资金投入有助于技术推广和应用,提升其市场影响力。 应用场景多样化。红外热成像技术不仅在医疗健康领域有着重要应用,还可以扩展至其他领域如安防、智能家居、工业检测等。这种跨行业的应用潜力为技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增加了其成为“风口”产业的可能性。 竞争与风险。尽管红外热成像技术前景看好,但它面临着市场竞争、技术标准化和数据隐私等方面的挑战。要成为真正的“风口”产业,这些问题需要得到有效解决。 我相信,随着中医药技术在世界各国的传播,红外医学技术为中医可视化以及中医远程会诊打开了一扇门,无论是医疗市场逐步饱和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新兴市场中仍有增长潜力。这些市场对于成本可控、操作简便的健康监测技术有着强烈需求,为产业化扩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总体而言,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未来具备显著的产业化潜力,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它将逐步成为健康管理、公共卫生监测等领域的重要技术支撑,产业化前景乐观。 记者:如何把握当前机遇,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 蔡睿:这是个全行业都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我看来,关键在于推动技术、产品、市场、服务与生态的全面升级。 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提升红外热成像硬件的性能,确保其在多场景应用中的表现。同时,迭代现有软件工具、AI驱动的图像分析和自动化报告功能,进一步提升诊断精准度和效率,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同时,进行产品优化,即针对市场需求,推出更具针对性的健康管理产品,涵盖简化版家庭健康监测设备和高端体检专用设备,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还要注重市场拓展,在巩固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应用领域和国际市场,尤其是在中西医结合诊断和专项健康筛查领域,扩大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 要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构建以红外热成像技术为核心的健康管理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同发展与创新应用落地。通过技术、产品、市场、服务与生态的全面升级,保持高质量发展与严谨态度,强化团队管理与共赢发展,企业可以充分把握当前市场机遇,坚定迈向红外医学健康行业的领军地位,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 蔡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