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0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中小消费金融机构净利润快速增长 |
|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76 |
|
|
|
|
|
|
从多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披露的2024年上半年半年报成绩单来看,中小消费金融机构出现增长态势。 部分中小机构增长翻倍 部分中小机构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增长。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和宁银消费金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的总资产同比增长103.44%,净利润同比增长54.38%。宁银消费金融的资产规模达到541.28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211.61%。宁银消费金融的净利润更是同比增长211.61%。部分中小机构在股东协同和机构合作方面取得显著进展。通过与股东和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公司能够更好地获取资源和支持,提升市场竞争力。 素喜智妍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认为,部分中小机构出现增长,一方面是其经营策略得当,年内在股东协同、机构合作等方面有所进步;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规模基数相对较小,在业绩增长、策略转向等方面相较头部机构更具优势。 此外,部分中小机构在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方面也表现出色。河南中原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互联网公司积极合作,例如美团、字节、饿了么等合作,截至2024年6月末,中原消费金融公司累计服务客户2210.75万,实现营业收入16.16亿元,实现净利润2.53亿元,处于行业较好水平,以实际行动推进消费。 “以科技创新和场景金融为核心的金融创新将成为消费金融公司竞争的重点。”知名学者盘和林认为,消费金融公司越来越依赖于自媒体平台的流量,另一方面消费金融也在更多和消费场景结合,消费金融公司要关注社交平台和消费场景这两个方面来实现差异化发展。 “消费金融公司业务经营理念也从追求规模到精耕存量,面向优质客群力争提升复贷率。”苏筱芮认为,未来,消费金融企业将呈现新发展态势。依照消金新规完善股东治理,通过主要出资人实施增资举动;加大贷后管理,包括但不限于招聘催收专才、加大不良资产转让处理力度等;完善互联网助贷、联合贷等合作类贷款管理及策略转向,加大自营渠道建设。 以旧换新或成行业新宠 今年以来,“以旧换新”成为大众消费领域的热门话题,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大件商品的更新需求正在集中释放。与此同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正在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融入“以旧换新”市场。通过运用金融科技和大数据分析,这些公司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精准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降低消费门槛,提升用户体验。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释放,预计未来将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加入这一领域,共同推动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 据悉,目前,银行在“以旧换新”领域的参与度较高,许多消费金融公司也在考虑抓住这一机遇。苏筱芮认为,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公司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资金需求。这种策略不仅有助于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使他们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大件商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为金融机构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 苏筱芮建议,消费金融公司可以通过灵活的贷款方案、优惠的利率以及便捷的申请流程,吸引更多消费者参与“以旧换新”活动。这种金融支持不仅降低了消费者的经济负担,还将促进市场活跃度。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