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9-02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南岸区工商联多措并举 推动清廉建设 |
|
作者:
■刘杨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79 |
|
|
|
|
|
|
重庆市南岸区工商联多措并举一体化推动“清廉机关”“清廉民企、清廉商会”建设,积极构建“政企同心同廉”的良好氛围,助力民营经济跑出“加速度”。 党建引廉把好“航向标” 加强政治引领。以党纪学习教育抓手,开展红色教育、警示教育。区工商联党组书记与70余名企业家开展集体廉洁谈话,签订《“守法诚信、合规清廉”承诺书》。先后向3000余家会员企业、30余家基层商会发布《清廉民企建设倡议书》,与10余家新入会企业签订《廉洁从业自律承诺书》。 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信念。把廉政教育与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组织50余名民营经济人士到琼崖革命根据地、西柏坡纪念馆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围绕“守法诚信经营、坚定发展信心”主题举办“亲清南商大讲堂”3场。 健全规范指引务求实效。制定“清廉民企建设工作七张清单”,召开清廉民企建设工作观摩交流推进会2次,走访企业(商会)实地查看清廉建设推进情况30余次,详细解读清廉民企(商会)建设实操手册,指导企业(商会)持续依序推进清廉建设。 法治护廉树立“防范观” 强化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持续开展“法律三进”、法治体检等活动,举办“典护民企·渝法同行”普法专题讲座,向120余家企业发放《企业经营法律风险防范提示》,指导30家民营企业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风险防范措施。 提升法治意识。举办民营企业合规建设专题培训,引导民营企业构筑权责明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的防控机制。会同区人民检察院等9家单位建立健全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建立行贿行为惩戒机制和企业管理人员“黑名单”制度。 高效化解涉企矛盾纠纷。以江南商事调解中心为依托,持续推进“万所联万会”机制落实,在所属基层商(协)会成立30个调解室,进一步健全民营企业“1+N商事调解机制”。截至目前,已累计调解纠纷案件625件,调解成功率达71%,涉及金额1.7亿元。 服务促廉筑牢“防火墙” 建立领导带头服务机制。常态化推进区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双向评价”、政企“早餐叙”等机制,构建亲清政商良好氛围。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谈心活动,驻会领导班子实地走访青商会、长生商会等35个基层商会及迪马工业、陪都药业等120家民营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50余件。 搭建便企服务平台。联合经开区行政服务中心与经开区投资集团建立“四园一港”送政策送服务进园区活动暨“便企服务站”,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和“园区吹哨、部门报到”的服务机制,助企纾困解难、护航产业发展。 提供“一对一”专项服务。建立服务企业专员机制,配置党建指导、企业服务“一对一”专员,主动为企业提供政策宣传、法律咨询、金融指导等服务,严格落实南岸区民营企业问题诉求办理机制,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100余条。 文化倡廉弘扬“清廉风” 深化机关廉洁文化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廉政教育12次、廉政谈话10次,时刻提醒干部职工与企业清白交往。通过开展清廉家访、与干部职工及家属签订廉洁承诺书、发放家庭助廉倡议书等,形成“单位+家庭”和“八小时内+八小时外”的清廉机关建设合力。 推进廉洁文化共建共享。指导基层商会、民营企业打造清廉文化专栏、清廉图书角等文化宣教阵地,精心组织“清廉建设大课堂”“青商话清廉”等助廉活动,引导民营企业大力营造清明、清朗、清新的廉洁文化。 培育廉洁文化示范典型。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在不同行业、不同领域选取10家企业、2家商会作为全区清廉民企、清廉商会试点创建单位。滨南集团“‘4×3’清廉工作法”、沙师弟“把稳‘红色方向盘’,构筑‘三个之家’”、区青年企业家商会“清廉青商·代际传承”行动入选市2024年清廉民企清廉商会建设重点培育“双百”名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