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8-1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彭洪伟:在互联网创业中“站”起来 |
|
作者:
■鲸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16 |
|
|
|
|
|
|
80后彭洪伟是一位残疾青年,曾荣获江津区“十佳青年榜样”“十佳自强模范”、感动江津“十大人物”“重庆市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彭洪伟从小动手能力很强,因家中经济条件较差,原本学习成绩优秀的他,初中毕业放弃上重点高中学习的机会,选择重庆市巴南大江技工学校机械制造专业学习,2000年从技工校毕业后到渝州齿轮厂工作。 遭遇不幸 彭洪伟专业对口、心灵手巧、踏实肯干,很快就成为工厂里的熟练工,深得厂领导的表扬肯定。但天有不测风云,2003年一场意外导致他高位截瘫,在病床上一躺就是5年,为了给他治病,家里欠下几万元的债。为养家糊口,早日还清债务,父母不得不带上瘫痪的儿子去巴南区一家砖厂打工,全家人住在一个十分破旧的瓦房里,条件十分简陋。 彭洪伟遭遇车祸后,十分消沉,但看见年迈的父母为了还清债务,起早贪黑地在砖厂里烧砖、运砖,他看在眼里,痛在心头,慢慢终于明白——虽然落下残疾,为了父母为了自己应该再活一回才是,而不应当成为父母的拖累。他开始利用吊在床上的两个铁环锻炼身体、训练臂力,战胜命运的诅咒,有了独立生活的能力。 勇敢创业 “他们是我的贵客。”彭洪伟说,2008年临近春节的一天,时任珞璜镇珞璜社区主任牟永超和他的儿子牟长青走进彭洪伟家。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彭洪伟一生。 “互联网是个非常平等的世界,门槛不是很高,只要肯努力,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牟长青当时正在从事网络推广工作,在他的帮助下,彭洪伟开始接触网络。 2009年初,学有所成的彭洪伟成立了网络推广工作室,开始第一次创业,每个月的收入有1万元左右。之后的几年间,他先后到广州、杭州等地进行电子商务实战训练,实现了由网络推广到电子商务的职业转变,由此进入网络技术新领域。 之后,彭洪伟回到家乡,扎根农村,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开启了电商之路,通过“互联网+农业”模式,帮助山里的农户销售农产品,将大山的农产品卖到全国,这一做就是9年。彭洪伟说:“由于身体的不便,我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艰辛,但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打败我,反而让我更加努力去奋斗,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如今的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网易科技名博、新浪科技名博、艾瑞咨询、易观国际、价值中国等专栏,还成为“28推”的创始团队成员之一,拥有了自己的公司——重庆燕尾山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建立网络工作室,有了自己的工作团队,不仅还清了全部债务,而且还购买了小汽车,过上了小康生活。 心怀感恩 彭洪伟不忘党的恩情、国家的关怀、社会的帮助,不忘需要社会关心帮助的特殊人群,主动积极为他们办好事、实事,用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彭洪伟是公益组织“珞璜生活爱满人间志愿服务队”创始人,对残疾人事业更是有着特殊的感情。事业小有成就的他,为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常常抽出时间到社区去指导残疾人学习网络技术。他多次表态说:只要朋友们想学,他都非常乐意带他们一把,并把他们送上一程。 彭洪伟是个孝顺的儿子。在孝敬父母的同时,还十分重视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近10年来,他每年都坚持慰问敬老院,在他的倡议下,成立了20多人的珞璜生活爱心志愿者团队,去年春节为让老人们干干净净过好年,志愿者为“五保户”老人理发,给老人们包饺子,为珞璜镇中心敬老院的76位“五保户”老人送去羽绒服、帽子、毯子、糖果等价值近3万元的年货,让老人们过上了幸福愉快的春节。 说到未来的发展,彭洪伟表示,将继续坚守在农村,发展互联网农业,致力于将优质的农产品推广出去,让更多人吃到安全美味的食品,同时帮助村民靠双手致富,创造幸福生活。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