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8-07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建好服务平台 提升服务实效 |
南京秦淮区工商联“商会+”模式服务基层治理 |
|
作者:
■杭琼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088 |
|
|
|
|
|
|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工商联充分发挥街道商会党支部作用,努力探索“商会+”服务基层治理新路径。 “商会+党建”,建好服务平台。秦淮区工商联坚持党建引领,构建以商会党支部为核心、会员企业有机融入的服务基层治理体系。 一方面坚持党建引领,遴选党员中的优秀企业家担任商会党支部书记,组织其参加“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培训,15名商会党支部书记被认证为初级党务工作者,增强商会服务基层治理的领导能力。 另一方面激发热情,选派党建指导员和党员助企联络员,挂钩联系会员企业,让企业家真切体会到自身的发展离不开党的好政策,正确处理好企业发展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系。组织企业家参加“观红色电影传承伟人精神”“红歌赞”以及文明城市创建等活动,让企业找到服务基层治理的切入点。 “商会+机制”,促进有机融入。秦淮区工商联坚持制度化保障,强化融合融入,形成“组织、运行、服务、激励”全过程闭环。建立常态工作机制,将商会工作与社区工作有机结合,明确年度工作重点,形成任务清单,逐项抓好落实。发挥街道商会资源优势,常态化开展座谈交流、法治宣讲和矛盾调解等工作。 建立建言献策机制,秦淮区工商联开展社情民意信息专题培训,引导商会企业代表关注社区实际困难,就老旧小区引进物业管理难、停车难等问题,发挥工商联会员身份以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作用,积极报送基层治理方面的信息。 建立典型引领机制,秦淮区工商联通过“线上+线下”广泛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宣传,优先推荐致力社区基层治理的企业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评选,通过典型引领,吸引更多企业投身社区基层治理工作。 “商会+活动”,提升服务实效。秦淮区工商联充分发挥商会优势,挖掘社区优质资源,助力商会、社区融合发展、共同成长。助力企业防范风险,法律服务团队深入走访小微企业进行“把脉问诊”,瞄准症结要害,“以案释法”普及法律知识。从规范订立合同等方面切入,提高企业法律风险意识,协调政法部门为企业出具《企业法治体检报告》。 同时,秦淮区工商主动融入社区建设,联合社区共同开展“诗意团扇,缤纷芳华”“粽情端午”“同心绘丹青福赠新年情”等活动。与社区组建志愿服务队,在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聚焦解决实际困难,商会通过“同心工程”募集资金资助困难儿童,招聘社区困难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社区积极为企业职工提供健康体检、“E慈善”年货随心购等服务,每季度邀请税务、公安、科技、法院等部门,开展政策辅导讲座,帮助企业健康成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