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19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参与主体持续增加 交易量和活跃度大幅增长 |
债券市场吸引力显著提升 |
|
作者:
■李涛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96 |
|
|
|
|
|
|
中国债券市场的崛起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重要成果。而作为外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的重要途径之一——债券通到今年7月已开通满7年。 债券通是一项重要的金融互联互通机制,问世7年来,债券通覆盖范围明显扩大,入市主体持续增加,交易量和活跃度均大幅增长。 北向通和南向通是债券通的两个重要分支。北向通于2017年7月3日上线,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与内地基础设施在交易、托管、结算等方面互联互通的机制,投资银行间债券市场。南向通则于2021年9月正式开通,是内地机构投资者通过内地与香港基础金融设施相连,投资于香港债券市场的机制。 承延财富负责人表示,北向通突破原有银行间开户不能参与一级市场的限制,提高了参与便利度,更能满足国际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该负责人同时表示,南向通的投资者范围主要分为两大主体,一是中国人民银行认可的部分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二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者可以进行现券交易或者对香港市场交易流通的所有境外发行的债券进行投资。“南向通的开通,加速了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是推动中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南向通丰富了内地机构投资者的渠道,巩固了香港作为离岸人民币中心枢纽的地位。”他说道。 数据显示,随着债券市场稳步开放,我国债券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显著提升。7年来,债券通规模逐步扩大,截至今年5月末,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的总量创下新高,达到4.27万亿元人民币,较债券通开通前增长了400%。 数据同时显示,已有1128家境外机构进入中国债券市场,约为债券通开通前的2.7倍,涵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类机构与商业类机构,其中有85家央行类机构已入市投资,全球前100大资产管理机构已有超过80家入市投资。 银河证券研究中心负责人对此表示,债券通作为一项金融合作项目,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简化了入市流程,境外机构无需签署结算代理协议,入市手续更加简易与便捷;二是采用与香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创新模式,借助香港的普通法环境和相关规则,吸引境外机构参与投资;三是采用多级托管模式,提高结算效率;四是降低交易成本、减少时间差、提高交易效率,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优化的交易体验。“据此,债券通提高了资本运作效率,深化了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的对外开放。这将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朝着高层次、全面化、健康化的方向发展。”该负责人称。 在日前举办的“债券通周年论坛2024”上,中国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副司长江会芬透露,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积极研究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水平的优化措施,特别是债券通相关配套措施将进一步完善:中国人民银行将启动支持境外机构使用债券通北向债券缴纳互换通保证金业务,并将推动该业务尽快上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