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04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宁波市江北区: |
构建培育新生代企业家“零距离矩阵” |
|
|
|
|
|
|
近年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聚焦于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青蓝接力”工程,打造高品质的传承交流平台,在教育引导、师徒帮带、政企交往、清廉建设上共同构建“零距离矩阵”。 目前,该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共有会员108名,其中年产值千亿级别企业1家,百亿级别企业1家,十亿级别以上企业超过20家,上市企业4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共计17家,公益捐赠累计超过2500万元,越来越多的“新锐江北企业家”开始唱主角、挑大梁。 搭建工商讲堂 江北区把思想政治引领作为新生代企业家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制定《企业家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和“加强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培育工作清单”,突出理想信念教育,组建“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宣讲团”,让“企业家讲给企业家听”,以实事实情实感引导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知史爱党、知史爱国。 江北区明确由区四套班子领导“一对一”结对新生代企业家,定期联系走访,倾听诉求、化解包袱。开设“慈江边·工商讲堂”,每季度一期邀请知名企业家、科技和经济领域的专家学者授课。推动常态化、小规模、分批次开展新生代企业家轮训研学,先后组织赴市本级教育基地以及杭州、深圳,让新生代企业家在“感受中学习、在陪伴中成长、在交流中收获、在借鉴中合作”。 搭建成长平台 江北区设置新生代企业家导师库,组织开展“青蓝接力·师徒结对”主题活动,已撮合15对老一辈江北优秀企业家与新生代企业家“拜师结对”,制定“毕业清单”,每季度举办不少于1场师生见面会、导师上门指导等交流活动,推进“师徒结对、导师帮带”活动常态化、实效化、特色化。 江北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会同区人社局统筹谋划,每年开展至少2期“双自主”培训,提供“点菜式”培训服务。目前,全区共有涵盖新生代群体的主题班次12个,每年培训、轮训覆盖600余人次,每年选送不少于12人参加重点大学EMBA班,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综合素质能力。 搭建服务体系 江北区工商联与司法、公安、检察院、法院等邀请法律从业专家,组成“零距离工作室”,常态化举行法律知识培训讲座,通过以案释法、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切实提升新生代企业家的合规意识,引导他们建立风险评估防范机制。截至目前,已开展法治宣传40余次,录播课程在新生代企业家中广泛传播,已累计吸引1500多人次观看学习,在线解答民营企业法治相关问题100余条。 江北区委统战部、区工商联还坚持“送法在前、预防在先”,牵头举办全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出台“法护民企”政策二十条,全方位提升法治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力度;通过组织律所不定期上门走访、普法日集中公益宣传等方式为新生代企业家所属企业开展“法治体检”,为12家已接班的新生代企业家出具企业法律风险检查报告和有针对性的咨询意见,帮助经验尚浅的年轻管理者梳理纠纷解决思路;通过结合法律咨询热线、咨询微信群等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构建覆盖新生代企业家群体的“全天候”互联网服务模式,方便他们遇到问题随时咨询涉企法律问题。 搭建亲清家园 江北区纪委监委、区委统战部联合推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强调“扣好人生第一粒纽扣”理念,努力将清廉文化摆在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教育的重要位置。 江北区工商联在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中发出“主动参与创建清廉、展示清廉、讲解清廉”的号召倡议,聚焦新生代集中的建筑、制造、贸易三个重点领域,鼓励新生代企业家带头主动参与到“清廉文化墙”、同心展厅等设计建设中,结合自身企业特色,亲身感受清廉文化、亲手设计清廉logo、亲自管理清廉宣传,引导年轻一代民营经济人士主动担当企业“清廉代言人”。 如今,该区已涌现出一批如“清均气正、人和安泰”“欣廉守正、天下为捷”“亚虎5H清风润核”等优秀的清廉文化品牌理念,形成了清廉建设“特色带、标准系、示范园”,将单个企业的内部提升转化为产业集群的整体跨越。 目前,江北区共有16家新生代接班管理为主的企业参与清廉民企创建,覆盖企业高管和员工3800余人。(王鹏翔 夏应杰)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