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03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陈玉君:“创新就是要敢于挑战不可能” |
|
作者:
■肖品杨凤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88 |
|
|
|
|
|
|
七年前的夏天,一个电池行业会议,让陈玉君走进了格林美无锡园区,从此与格林美结缘。从入职格林美任职新能源材料研究院院长助理,到担任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研究院院长,陈玉君和公司一同成长,坚定不移地走创新之路。 “创新就是要敢于挑战未知,敢于挑战不可能。”陈玉君带领研发团队坚持不懈地对准一个“城墙口”冲锋,攻打的“炮弹”占满了日日夜夜,终于解决了产业化难点的“卡脖子”难题。通过开发均匀体相掺杂技术、锂离子导体精密包覆技术、高镍材料表面重构等技术,一步步提升材料循环寿命,突破材料表面稳定性和电极加工性能难题,同时经过大量的实践和调试,攻克了大规模量产工艺难题,最终实现批量出货。在开发成功后,研发团队持续进行技术优化和产品迭代,紧跟战略客户的未来需要。 对于一块又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陈玉君有信心,更有干劲:“作为新兴行业,锂电池正极材料的技术更新速度较快,且发展方向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如果未来材料的核心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而公司不能及时掌握相关技术,将对公司产生不利的影响。作为研发人员,唯有踔厉奋发,保持原有创新目标不变,同步聚焦突围未来材料技术。” 科技竞争,时不我待。身上的担子很重,但陈玉君表示:“有压力更有动力,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和团队,刻苦奋斗,练好基本功,坚持以创新目标为导向,配合集团创新发展战略,快速推进超技术产品的研发,从创新速度上满足客户进步需要。” 除了在基础创新上不断开疆拓土,在量产技术、产线建设等方面,陈玉君同样游刃有余。2020年初,他带领团队钻研量产过程难点,为新产品的量产保驾护航;2020年11月,随着下游消费端需求的迅速增长,公司规划进行扩产,时间紧任务重,陈玉君又是第一个站出来,接下了产线建设的重任。每天早上最早来公司,组织规划新一天的任务;每天晚上最晚离开,只为争分夺秒抢进度。产线图纸一幅幅烂熟于心,高端设备一件件如数家珍,施工安排一样样井井有条,2021年上半年,产线全线完工,并开始产出,他又一次完成了集团的嘱托。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自主创新,人才是关键,没有强大人才队伍做后盾,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陈玉君这只“领头羊”的身后,有一支既专业又敬业的研发团队。2019年末,陈玉君及其团队接到重要国际客户的一项高端新产品研发任务,约定在2020年2月底完成样品的开发及送样。研发团队已在年前进行实验室方案制定与实施,通过年前和过年期间的数据收集,制定了一系列的产线实验方案。陈玉君科学指挥调度,一方面协调团队成员在符合防疫规定的情况下提前返回公司,另一方面通过线上形式远程沟通并组织推进产品试验,最终如期完成客户所需样品的制备,捍卫了公司信誉。 除了现有的团队成员,陈玉君相信,“新入职的员工是公司的未来”。对于新员工,陈玉君认为,让他们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很重要,使其看到自己的发展前景,增强努力进取的内在动力,多联络沟通,多信任尊重,共同发展,互相成就。在团队成员眼里,陈院长是他们极其敬重的榜样,有新员工来报到,他会亲自带新员工参观实验室,手把手教授基本原理;有同事的项目陷入困境,他会悉心指导实验,耐心指出问题点,一步步引导完成实验。有一位工程师突发疾病,他关怀备至,竭尽全力帮助克服困难,历时两年帮助其回到公司大家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