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7-03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利获批146项就业育人项目 |
|
作者:
【记者孙永剑杭州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57 |
|
|
|
|
|
|
近日,教育部发布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名单,全国共有1331家用人单位与2100所高校完成对接合作,达成项目立项24256项。 记者日前从吉利控股集团获悉,经高校与吉利控股集团联合申报,专家审核,吉利控股集团与109所高校设立146个项目,其中定向人才培养项目2个,就业实习基地项目21个,人力资源提升项目123个。 吉利控股集团表示,将在教育部高校学生司指导下,实施定向人才培养,共建就业实习基地,提升人力资源建设水平,将企业用人需求纳入高校教学和培养体系,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和综合素养,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就业育人项目”是教育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人才培养与就业有机联动、人才供需有效对接开展的校企对接合作项目。 据悉,第三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分为就业实习基地建设、定向人才培养培训、人力资源提升、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五类。其中,就业实习基地建设项目(11390项)由高校与用人单位协同共建一批就业实习基地,帮助更多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通过实习实现就业;定向人才培养培训项目(5932项)由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同开展长期系统定向培养或短期培训,促进供需精准对接、提前适配;人力资源提升项目(5563项)由高校与用人单位共同打造人才工作站或专门人才基地,定期开展人才挂职交流与课题研究,建立紧密的人才供需对接关系;重点领域校企合作项目(879项)由高校与用人单位围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开展联合培养,为大学生定向提供科研机会或就业岗位;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项目(492项)由高校和用人单位(或公益性社会组织)面向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实习实践、结对帮扶、专场招聘等,帮助其实现尽早就业。 据了解,项目自2021年8月启动以来,得到高校和用人单位的积极响应。第一期、第二期共立项20914项,1800余所高校与1000余家用人单位成功实现对接合作,累计服务大学生超过600万人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