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6-14
2024-06-14 第02版:二版 【字体】大 |默认 |

广东力促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3000亿元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40
    【本报讯】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下称《措施》)。《措施》立足广东产业禀赋,围绕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底座、构筑智能终端产品新高地、打造智能融合应用新引擎等重点方面,提出细化措施,致力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提质增效。
    《措施》提出,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000亿元。到2027年,人工智能产业底座进一步夯实,在手机、计算机、家居、机器人等8大门类,打造100款以上大规模使用的智能终端产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400亿元;聚焦制造、教育、养老等领域,打造500个以上应用场景,各行各业劳动生产率显著提升。
    聚焦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底座方面,《措施》提出建立人工智能芯片生态体系,打造智能感知产业体系;加强智能软件研发创新,拓宽智能软件应用广度;建设高质量中文数据集,加快算法产品供给,建设大模型开源社区。四是加快智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算力集约供给,推进算力网络布局优化。
    在构筑智能终端产品新高地方面,《措施》提出聚焦智能机器人、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3大产品,提智做强高端装备;聚焦人工智能手机、人工智能计算机、智能保育康复产品、智能家电产品、虚拟现实智能终端5大产品,赋智壮大消费终端。
    在打造智能融合应用新引擎方面,《措施》围绕工业、建筑业、农业、交通、能源5大行业,提出赋能实体经济新动力,围绕教育、医疗、养老、健康、家政5大行业,赋能智慧民生新体验,围绕政府、城市、司法、安全、环保5大行业,赋能社会治理新效能,围绕商务、金融、旅游、文化娱乐4大行业,赋能数字消费新业态,围绕科学研究、生物制造、商业航空、餐饮等其他行业,赋能各行各业新领域。
    《措施》还提出建立健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组织协调机制,多方参与加强政策供给,逐步建立产业标准体系,创新人才培育,强化创新示范应用,营造产业生态氛围,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黄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