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6-12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铜陵市工商联: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 |
|
作者:
■本报记者靳生通讯员朱爱坤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35 |
|
|
|
|
|
|
安徽省铜陵市工商联立足自身职能定位,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凝心聚力、笃行实干,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铜陵市营商环境经营主体满意度调查位列安徽省第2位,各项指标均进入安徽省前列。 铜陵市工商联依托民营企业调查点系统,形成一支“工商联+民企”网格化调查员队伍,认真收集企业诉求问题及意见建议,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全方位、多渠道宣传惠企政策。充分运用满意度第三方调查、季度民营经济运行调查等数据,搜集掌握企业发展状况和困难诉求,分析营商环境短板弱项,及时向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作建议。加强与相关市直单位沟通协作,推动工商联政策惠企、金融赋能、法律维权、人才兴企服务平台精准发挥效力,努力提升政务、市场、法治、创新、要素五大环境整体评价质效。 据了解,铜陵市工商联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工商联调查点工作先进基层单位称号。 铜陵市工商联在全市工商联系统常态化开展“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对所属商会和县(市、区)工商联执委企业联系走访全覆盖,及时将各级惠企政策传达到位,搜集回应企业诉求关切。针对企业关注的工程款拖欠、融资难、招投标门槛设置过高、案件执行难等问题,铜陵市工商联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举办房地产企业融资、政法专场、警企专场、法院专场、重点问题“回头看”等“铜商会客厅”专场活动,“面对面”问需、“实打实”纾困,积极推动工程款拖欠清理、金融惠企服务、法治营商环境提升等专项行动。 截至目前,累计举办“铜商会客厅”活动29期,接待企业家350人,收集化解具体问题164个。 铜陵市工商联会同市公检法司、仲裁、律协等单位建立民营企业联系沟通机制,畅通民营企业法律诉求反映渠道,帮助其维护合法权益。大力推进商会调解,探索“互联网+调解”工作方式,建立“码上调·云解中心”线上调解平台,实现“不见面调解”高效模式。延伸为企法律服务触角,铜陵市工商联会同市人民检察院、市司法局等12家单位,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按照“办公室建在工商联、办案在检察院、问题解决在企业”工作思路,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案件会商、舆情管控、情况通报等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整体工作实效。 截至目前,累计受理涉案企业合规案件5起,完成办理4起,检察院依法对4家企业和相关责任人作出相对不起诉处理,助力企业重回健康发展快车道,推动打造企业满意的法治营商环境。 铜陵市工商联用足、用活、用好工商联广泛联系民营经济组织和民营经济人士的资源优势,加强与友好工商联(商会)联系。 常态化对接长三角地区友好工商联、异地安徽商会、异地铜陵商会等,铜陵市工商联积极宣传推介铜陵市营商环境和招商政策。推进实施“商会倍增计划”,2023年以来新组建成立异地铜陵商会5家,总数达到11家。抢抓乡贤返乡过节,人流、信息流汇聚的有利时机,举办“外埠商会铜陵行”活动,铜陵市工商联邀请全国各地20余家异地安徽商会、铜陵商会来铜考察交流,携手共谋家乡发展。 据记者了解,2023年以来,铜陵市工商联系统共完成签约项目40余个,总投资额160亿元,一大批在外铜商和很多落户在铜企业纷纷为铜陵营商环境“点赞”“代言”。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