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6-12
2024-06-12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比亚迪等九个联合体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

自动驾驶或将开展商业化部署

作者: ■本报记者孙永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09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4部门公布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名单,比亚迪成功获选。”比亚迪官微近日发布一则消息显示,这是继去年7月比亚迪拿到全国第一张L3自动驾驶测试牌照后,再次验证比亚迪强大的智驾研发实力,加速L3自动驾驶技术走向产业化应用。
    记者日前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按照《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4部门组织专家对首次集中申报的方案进行初审和择优评审,研究确定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等9个联合体进入试点。上述4部门还联合公布《进入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联合体基本信息》,意在支持L3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上路通行和量产。
    据悉,这9家试点联合体当中,既有传统车企,也有造车新势力,涵盖乘用车、客车,以及货车三大类。分别是比亚迪、蔚来、长安、广汽、上汽、北汽蓝谷、一汽、上汽红岩、宇通客车。首批试点城市分布在7个地方,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郑州和海南儋州。
    百度信息显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指车联网与智能车的有机联合,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车辆搭载有先进的车载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车与人、车、路、后台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有安全、舒适、节能、高效的特点。智能网联汽车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实现V2X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协同控制和执行等功能,可实现安全、舒适、节能、高效行驶,并最终可替代人来操作。
    早在2019年2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行区(首钢园)就正式启动。园区重点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产业化、加快建设智能路网设施、建成满足超大城市出行需求的交通云、率先建设5G车联网、大力发展高精度地图产业。
    记者日前来到首钢园,看到路边停靠着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就按照车窗上贴着的提示,下载APP扫码付费,体验了一把。在行驶过程中,看到方向盘一直在不停地自行转动,直行时灵活地轻微调整,拐弯时连续转动数圈后自动回转复位,遇到前方有行人或障碍物,会自行减速绕行,刹车也十分灵敏,整个过程十分平稳,仿佛有一双无形的手在掌握。
    据了解,首钢园无人驾驶智能王练车已实现无人接驳、编队行驶、分时租赁、无人快递、无人清扫、无人配送、无人售卖、无人巡检8个方面在内的自动驾驶示范场景。其中,无人快递和无人配送机器人取代快递员和外卖配送员,无人售卖商用车定时定点巡航,无人巡检机器人则24小时不间断安防巡检。
    “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是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2024年自动驾驶技术将进一步成熟,尤其是L3(有条件自动驾驶)到L4(高度自动驾驶)水平的车辆可能会开始商业化部署。”汽车专家贾新光表示,这意味着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汽车将能够完全接管驾驶任务,而无需人类司机干预。
    他表示,V2X技术,作为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车与行人以及车与网络之间的通信技术,将成为智能网联汽车的核心技术之一,提高道路安全性,减少交通堵塞,并提升导航系统的精确性和效率。同时,智能网联汽车对高精度地图和实时位置服务的依赖将更加显著,更新频率更高、覆盖范围更广、精度更高的地图服务将成为发展的重点。
    “AI和大数据技术将在智能网联汽车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贾新光表示,AI可以通过对大量行驶数据的分析学习,不断优化车辆的驾驶行为,提高自动驾驶系统的决策能力。同时,大数据分析还能帮助制造商和服务提供商了解用户行为,改善车辆设计和服务体验。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王耀表示,新能源汽车包括智能网联汽车的产业链已经拉得非常长,包括人工智能、自动驾驶、基础软件、操作系统等,其所带来的长产业链上的产业链兴起,会创造出大量GDP以及就业岗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