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6-12
2024-06-1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剖析电商直播模式之争背后深层逻辑

作者: ■何翠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67

    东方甄选开创了“知识带货”新风,文化赋能电商直播的确给电商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与启示。有相关直播电商报告预测,内容电商将是行业新方向,做内容吸引凝聚粉丝进行长期深耕将是一大趋势,而“知识带货”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内容电商的一种形式。“与辉同行”业绩增长从另一个侧面表明,文化赋能电商是有吸引力的。
    但在今年“6·18”大促期间,“东方甄选”直播间主播纷纷大声叫卖,一改往常温文尔雅的内容输出模式。这一现象引发直播电商模式之争议,是走知识带货、内容电商之路,还是吆喝喊麦、价格刺激的传统电商直播模式?其实直播电商模式之争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深层逻辑至少涉及三个方面,创业者愿景、互联网属性、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之选择等。
    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取决于创业者愿景,创始人的初心是决定企业航向的关键因素。如俞敏洪作为东方甄选的灵魂人物,其刚开始谈到做电商直播、深耕农业赛道,就谈到自己出生于农村,对农村有感情,要助力乡村振兴。东方甄选刚开始就是做知识带货,其优势就是主播皆由曾作为新东方老师的文化高知构成。东方甄选在刚开始的定位是清晰的,包括其后来与地方文旅合作,都有着促进地域经济文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影子。
    但对于农业赛道来说,电商、文旅只是表象。当下“小而美”或产业化之争议仍存,与此同时,农业的标准化发展、绿色发展已打下一定基础,本质上需要农产品的品质升级,但农产品的品质升级,又需要庞大的中产消费来买单。笔者认为,“小而美”的农业须是订单农业,否则,无论怎样的商业模式都会存在商业风险。当前电商仍处于规模化、价格竞争的阶段,而农业赛道更需要相对差异化的竞争思维,笔者认为,东方甄选应保持其知识带货的相对差异化竞争模式,打价格战反而得不偿失。
    电商直播模式之争背后的一个深层逻辑,即“互联网+”的融合思维。传统电商仍在用打价格战的思路,“互联网+”即融合的桥梁与平台,知识带货即把知识内容、商品文化信息融合于互联网,这既丰富了供给内容与形式,也会带来一定的溢价效应。笔者认为,电商需要不断创新,需要不断开放思路。如“电商+文旅”是一种创新,但如在此基础上再与线下实体联动或进行相关地域特色IP的培育,可能将带来更大促进作用。因此,我们不仅要关注电商直播模式的表象之争,更应看到其背后的本质元素,即互联网思维。
    电商直播模式之争背后还有一个重要逻辑,即选择短期利益还是长远利益。为了短期利益,一般都会选择低价促销,大声叫卖,这确实会获得短期销售业绩,而长远利益则是差异化竞争,是需要契合整个产业发展需求以及社会消费趋势的。随着市场的细化、细分以及深耕,内容电商、知识带货仍是一种长期的趋势。尽管当前面临消费降级压力,价格战仍是主流,但是从长远、理性布局的角度来看,如何深耕客户才是重中之重。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