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5-31
2024-05-3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商会:

小商会练成“大力士”

作者: ■本报记者庄道秋通讯员王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569

    日前,记者从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商会(简称“宁海商会”)采访时获悉,宁海商会扎实推进以“政治引领好、队伍建设好、服务发展好、自律规范好”为主要内容的“四好”商会建设工作,坚持以“一心两聚三带动”带动商会健康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引领下,商会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据悉,该商会成立于2011年,是AAAA社会组织,连续三次获全国“四好”商会、江苏省“四好”商会和江苏省“四好”商会示范点,党支部被评定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树立红色旗帜
    铸牢理想信念向心力
    宁海商会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党建带会建、以会建促党建、以共建求发展,以党建文化引领商会发展方向。
    商会党支部与对接村党委进行联动共建,积极响应工商联“万企兴万村”号召,联动宁海村组开展辣椒种植及深加工项目、金丝黄菊种植及深加工项目、装饰毛刷生产组装项目、宁海商会都市四季庄园观光农业扶贫项目等,带宁海村民兴业、致富。
    推选商会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参加市、区两新党务工作者示范培训班,不断提升党务工作队伍整体素质。
    商会通过赴红船、井冈山、延安、红旗渠、孟良崮、台儿庄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访学习,追寻革命足迹丰富工作内涵,激发会员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的理想信念。
    激活升级动力
    增强抱团发展聚合力
    做好商会工作要有迎难而上的勇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把实现“企业梦”“商会梦”融入中国梦,争做新时代爱国敬业、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回报社会的“四个典范”。
    近年来,宁海商会打造发展“强引擎”。一方面,依托党支部凝聚发展力量。汇聚太阳能、医药等领域高端人才,依托科技局、工信局、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支持,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快企业升级步伐,推动会员企业可持续发展。定期举办银企对接会、银企沙龙和专家讲座,量体裁衣为会员企业配置适合的金融产品,与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构筑新型合作关系,为会员企业发展保驾护航。与海州区司法局合作,成立宁海商会公共法律服务站。构筑商会“共同体”,打通商会经济内循环,成立商会战略合作联盟,依托建筑业带动建材业、门窗业、混凝土企业、玻璃深加工企业及太阳能企业共同发展。
    另一方面,拓宽邻里“朋友圈”,扩大交流拓宽发展思路。商会分别与厦门市江苏商会、苏州市连云港商会、深圳连云港商会等异地商会缔结友好商会,互相学习借鉴,共谋发展新思路。
    商会发挥优势助推区域发展,带领会员企业走出去请进来,积极链接日本、韩国、东南亚,深圳、北京、上海等国内外资源,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23年参与招引项目12个,总投资近3亿元。
    商会带动会员企业转型升级,依托连云港南拓和无锡连云港工业园区域优势,凝聚会员合力,打造商会总部经济示范平台——汇丰源科创园,已获评江苏省侨联新侨创新创业基地。
    承担社会责任
    扩大社会影响辐射力
宁海商会在服务会员发展的同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万企联万村”“百企帮百户”“捐资助学”“修桥辅路”等活动中贡献力量。
    积极响应党中央乡村振兴号召,商会助力宁海魏湾村、清河村改善人居环境,把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商会聘请专家团队开展“一村一特色”的调研,先后投资113万元修建了博爱路、长兴路等乡间小路;近年慰问特困户、五保老人累计5000余人次,捐款180余万元;捐资助学130余万元。
    连云港市海州区宁海商会负责人表示,宁海商会将在连云港市、海州区工商联的指导下,继续以创新为引擎,坚持“一心两聚三带动”为核心,发挥“小商会、大梦想、搭平台、共发展”的宗旨,实现“外环境”与“内动能”相促进,带动商会高质量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