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5-2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要把大模型从“原子弹”做成“茶叶蛋” |
|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65 |
|
|
|
|
|
|
面对国内大模型接踵而至的降价潮,业界大佬中不乏质疑和观望者,这让“大模型低价是否是经营之道”的疑问显得更加沉重。乍看这似乎是大模型在普及与提高两个发展方向上的问题,其实未必尽然。 继字节跳动公司的豆包大模型推出比行业便宜99.3%的低价后,另外几家行业巨头也紧紧跟进,诸如阿里、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先后宣布主力模型API调用价格大降价,有的甚至直接免费。 但强调先走技术提高路线的也大有人在。比如零一万物创始人兼CEO李开复就非常强调技术研发,认为高技术不会靠贴钱、赔钱去做生意。他明确表示,不应在行业内按照ofo的烧钱打法重蹈覆辙。虽然行业每年降低10倍成本的预期是可以实现的,但他认为,疯狂降价式的价格战是“双输”打法。这和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的“你不能仅仅依靠价格竞争,你需要发明”的说法异曲同工。 李开复在业内是名头响亮的人物,据说他创设的零一万物公司的最新千亿参数模型Yi-Large在LMSYS盲测竞技场中取得了世界模型排名第七、中国大模型中排名第一的优异成绩。所以他的意见分量很大。 “吃瓜看热闹,对我们而言,就是别掺和进去。”百川智能创始人兼CEO王小川是这样的态度。 但大力降价的一众大厂们则自信满满。5月22日,科大讯飞宣布讯飞星火API能力正式免费开放,讯飞星火Lite API永久免费开放,顶配版API价格也很便宜。为什么能够这样豪放?科大讯飞发言人表示,这是当前公司基于国产自主可控大模型工程化优势,相关商业逻辑在讯飞人工智能开放平台已经有成功实践和验证。 莫非科大讯飞只追求应用,而在技术方面存在短板?似乎不是。该公司表示,当前正在快速推进大模型的多模态研发,其2024年的经营计划持续提升讯飞星火通用底座核心能力,上半年要对标全世界最牛的GPT-4turbo,下半年赶上GPT-4V和DALL-E3。由此看来,科大讯飞的价格战,还真不是低水平竞争。 尽管李开复对国内大模型价格战不以为然,但李开复对国内大模型的水平却有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与OpenAI、Google等国际科技巨头相比,虽然中国大模型起步晚了7到10年,但如今中美之间的大模型技术差距已经缩小到仅6个月。 果真如此的话,问题也就好理解了。国内大模型大幅降价未必就是低水平的价格战,如果再参照中国的电动汽车、光伏和动力电池物美价廉畅销全球的现象,似乎能找到共同逻辑和答案。 只是中国出口“新三样”在西方国家某些戴着有色眼镜的人士看来,要么是低水平,要么就是获得了国家补贴,从来不相信中国通过技术创新和吃苦耐劳获得成本优势,他们习惯于“凡是自己的产品必须卖高价”,于是就出现了这样反差极大的现象:某款法拉利豪华车价格售价300多万元,但无论座舱装备或者智能水平,都不及国内30多万元车的水平。 国内大模型相继降价,验证和回应了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要将大模型的价格从“原子弹做成茶叶蛋”的大力呼吁。不知道美欧发达国家有没有这样想法? 当然,大模型要想真正加速其应用的落地,降低价格还不是充分唯一条件,而是必要的前提之一,还需要在多个方面努力。优异的技术水平已自不待言,用户的满意体验也是必要条件。要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要适应众多行业需求,为不同行业提供定制化AI应用解决方案。 此外,无论降价或者免费,也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不分青红皂白一概免费或价格低于成本。比如科大讯飞,其开放平台面向全行业提供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以免费+扶持的策略为主,基本能力免费,但对于其他企业做不了的、性能更高的、个性化的定制服务,则是收费的,并非什么都免费。 王小川认为API服务在创业公司走不通,因此降价仅限于云服务厂商,他的看法也是值得重视的。 相较于“把原子弹做成茶叶蛋”的远景而言,眼前价格战的想法和勇气也是难能可贵的。想想看,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中国在世界赛场上走出了多大的路程,也许大模型又将重演这一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