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5-22
2024-05-2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发展“备老经济”为明天的你我做准备

作者: ■鞠实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43

    从黑龙江佳木斯到海南三亚有4000多公里,这是90后小孟两个“家”之间的距离:一个是她从小长大的家,一个是她给自己准备养老的家。尽管才刚到30岁,她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养老计划。近年来,像小孟这样提前关注养老市场的年轻人不在少数,其他临近退休年龄的中年群体更是为养老做出诸多储备,“备老经济”的参与者越来越多。
    目前,我国银发经济规模在7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大约为6%。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报告预测,到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左右,占GDP比重约10%。另一项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末,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超2.9亿,占全国人口的21.1%,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超2.1亿,占全国人口的15.4%。这不仅意味着我国“备老经济”现实及未来需求强劲、市场广阔,也要求针对老年群体的产品和服务,形成一定的规模和专业水平。
    “备老经济”的兴起,源于人们对养老问题的日益重视。像90后小孟这样的年轻人,虽然正值壮年,但已经开始关注并筹备自己的养老计划。他们不仅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关注如何为未来的老年生活打下坚实基础。这种养老观念的转变,是“备老经济”得以发展的社会基础。
    与此同时,中老年群体对于养老问题的关注也在不断加强。他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养老方式,而是追求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这种需求的变化,为“备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今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标志着国家对于“备老经济”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国家发展改革委也明确指出,银发经济包含“老年阶段的老龄经济”和“未老阶段的备老经济”两个方面。这一界定,为“备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导。
    老年人的当下需求,将是年轻人的未来需要。发展“备老经济”,对于满足老年群体的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它能够满足老年群体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而“备老经济”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满足老年群体的不同需求。其次,它能够推动经济发展。随着“备老经济”的不断壮大,相关产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形成产业链效应。这不仅能够带动就业增长,还能够促进消费升级和产业升级。
    具体来说,“备老经济”的发展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效益。一方面,它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养老服务、医疗健康、旅游休闲等产业都是“备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还能够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另一方面,它能够促进消费升级。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老年消费市场也将不断扩大。这将促进消费升级和消费结构的优化。
    当然,“备老经济”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保障养老服务的质量和安全?如何满足老年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发展“备老经济”,为明天的你我准备。有效推动“备老经济”健康发展,需综合施策。比如,加强政策支持和引导。政府应出台更多有利于“备老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比如,推动相关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加强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再比如,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于“备老经济”的认识和了解,鼓励年轻人关注养老问题并提前规划自己的养老计划。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