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5-09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昆明东川区以产业项目攻坚促发展 |
|
作者:
■本报记者 马蕊 通讯员 刘发俊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03 |
|
|
|
|
|
|
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以“产业项目攻坚年”为抓手,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多措并举护航民营经济发展。 作为革命老区、国家老工业基地,东川区近年来民营经济发展稳定向好。该区以服务企业为主线,优化营商环境为重点,聚焦企业所急所盼,着力打好亲情牌、政策牌和服务牌,主动靠前服务企业。 打好亲情牌,凝聚发展共识。东川区实施区级领导、市管干部“零距离”服务重点企业工作机制。2023年,走访联系企业290余家(次),开展进园区、进商会、进协会“三进服务”活动12次,调研服务企业71家,发现并解决问题72个。东川区积极服务和促进商会发展,成立青年企业家商会。区工商联还搭建政银企沟通交流平台、招商引资平台,帮助解决资金495万元,举行招商引资推介会3次,签约项目9个,协议投资6.03亿元。 打好政策牌,竭力纾困解难。东川区开展“政策直通车、服务零距离”行动,入企宣传惠企政策78次,出台《东川区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认真指导企业用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政策工具包,推动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东川区组织兑付2023年第一批优质中小企业贷款贴息资金27.5万元,资金惠及辖区内8家民营企业,兑付省级科技奖补资金1670万元。目前,东川区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家,专家工作站4个。 打好服务牌,同心为企服务。东川区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联合体,聚力服务产业发展、服务重点项目、服务招商引资三项重点,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动经营主体倍增。开展“百名干部进企业、优服务、稳增长”专项行动,采取“一对一联络+组团式”服务方式,选派300名党员干部对535家企业开展服务工作。同时,东川区产业园区管委会选派能力突出的10名干部脱岗进驻10家骨干企业,开展“五帮一送”服务活动。打造金融驿站示范点,定期在金融驿站举办金融产品推介会。 2023年,东川区打造5个“营商环境观察站”和2个“营商环境会客厅”,协调解决经营主体诉求950余个。同时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受理政务服务事项20余万件,好评率99.99%。推动稳增长系列政策直达快享,兑付工业产业扶持资金1040.81万元。推进经营主体倍增计划,新增经营主体6236家,完成目标的110%,总量达3.35万家。 东川区“项目第一支撑”的定位目标去年得到有效落实。410个项目纳入区级“四库”项目清单管理,有序推进54个区级重大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128.1亿元。22个项目纳入省级重点项目库,较2022年实现翻番。宇泽单晶硅项目纳入省级“重中之重”项目。五大产业类项目投资完成65.29亿元,占比排名昆明市第一位。召开项目现场办公会60余次,解决问题110余个。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18.07亿元,排名昆明市第一位。 营商环境的提升进一步助力抓产业、促转型的步伐。东川区园区发展质效突显,园区总体规划修编、规划环评顺利获批,获评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投资4.6亿元,实施园区供排水等基础设施项目,新建标准化厂房14.79万平方米。园区批而未供土地处置率达50.76%,全市排名第2;处置僵尸企业3家,盘活低效用地387亩。年内引进并开工项目11个。园区主营业务收入完成210亿元。 此外,东川区商贸服务业不断壮大,培育限上企业9家,引进总部经济企业1家。“趣玩东川”全域旅游品牌火爆出圈,云南东川泥石流汽车越野赛获评2023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红土地落霞沟通过国家3A级旅游景区验收,大营盘旅游小镇、临港左岸帆船营地等农文旅融合项目运营成功,并打造树桔、岩头等3个乡村旅游示范村。该区全年接待游客362.33万人次,同比增长22.1%。旅游总收入36.08亿元,同比增长47.9%。与此同时,农业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9家、区级12家。创建“一村一品”示范村11个,申报“三品一标”4个。投资3.36亿元,推进71个涉农项目建设。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