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3-20
2024-03-20 第08版:八版 【字体】大 |默认 |

山东临沂莒南县:探索助力共富新路径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72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探索村企互惠共赢、共同富裕新路径。目前,全县已有190家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联系帮包177个村,其中,2023年新增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签约企业81家,新增兴村项目52个。
    村企联盟聚合力,推动组织振兴。莒南县坚持党建引领,积极发挥行业商(协)会职能作用,搭建村企合作平台,织密“企业+村集体+农户”共建共享共富网,凝聚起共谋发展的合力。充分发挥各类商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双向需求清单、资源清单,实现村企优势产业、资源的精准对接,找准发展方向。通过组建产销联盟、合建“共富车间”、组织技能培训等方式,盘活全县农村闲置资产、人力资源,打造“强村、富民、助企”的农村发展新格局。目前,全县各镇街商会、行业商(协)会组织建立产销联盟14个,建设“共富车间”32处;组织就业培训40余场次,开展送技能到户活动200余次,送政策到家16场次,带动就业6900余人次,年人均增收2.3万元,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
    项目联建促增收,带动产业振兴。莒南县紧紧抓住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创新开展“强企联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从全县民营企业中选取产业优势150家企业结对帮扶150个村、第一书记帮扶村和乡村振兴重点村,通过村企共建、联建项目实施,培育村级特色产业链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产业根基。通过投资建设、租赁经营、产销合作等多种方式共建项目,推动花生、绿茶、柳编、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村集体、村民致富增收。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已累计投入“强企联村”投入资金5370余万元,实施村企共建项目108个,其中,投资建设型项目22个,租赁经营型项目31个,产销合作型项目27个,公共服务型项目28个,吸纳群众就近就业13000余人次。
    人才联育提素质,助力人才振兴。莒南县创新建立村企人才互聘、互学、互培机制,积极发挥民营企业高端经营管理人才作用,聘请企业负责人为共建村的经济发展顾问,帮助理清思路、制定产业规划;发挥企业技术培训方面的优势,建设农民田间学校、培训基地,开办各类技术推广、技能培训班次,为乡村振兴、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两年来,莒南县民营企业累计派出112名企业骨干出任村经济发展顾问,提出发展思路62条;组织举办各类技能培训班次130余次,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3.2万余人次,培育农村新型技术人才3000余名,带动6000人创业和再就业。
    活动联办促融合,引领文化振兴。莒南县始终把做好文化输血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活动联办促进企业和农村双向交流融合。一方面,积极引导民营企业投资文旅产业、手造产业,发掘本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建设了金龙湖茶文化园、无极鬼谷、娘娘山田园综合体、“彦林书屋”产学研项目基地等一批农文旅融合项目,打造了板泉木梳、洙边白茶、坊前石刻等一批文旅特色品牌。另一方面,组织引导民营企业与结对村联合举办各类产品展销、传统民俗、文旅观赏节日,进一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激发优秀传统乡村文化活力,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近年来,已先后成功举办茶文化节、木梳文化节、桃花艺术节、乡村文化节、草莓采摘节等各类活动130余次,营造了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王彦刚范琪)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