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3-18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把“今天的旅游产品”做成“明天的文化遗产” |
全联旅游业商会助推贵州毕节文旅高质量发展推介会举办 |
作者:
【记者雪青毕节报道】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96 |
|
|
|
|
|
|
日前,全联旅游业商会助推毕节文旅高质量发展推介会在贵州省毕节市织金县举办,百余位全联旅游业商会企业家代表齐聚一堂,共话贵州毕节文旅高质量发展。 本次推介会由毕节市人民政府、全联旅游业商会主办。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小平,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联旅游业商会执行会长、信德集团董事长何超琼出席。 推介会上,毕节市和织金县分别就各自文旅产业及相关资源和政策进行招商推荐。地处乌蒙山腹地的毕节,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有国家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11个。数据显示,2023年,毕节接待游客8003.5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05.82亿元人民币。 一直以来,毕节试验区发展得到全国工商联倾情帮扶。1994年全国工商联就把织金县作为定点扶贫县,动员工商联各级组织和广大会员通过“地域+领域”组团式帮扶等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参与毕节建设,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实施。 何超琼表示,毕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有巨大潜力吸引众多海内外的游客。港澳是中国旅游市场最为成熟的地区之一,对海外游客的需求、习惯比较熟悉。贵州的自然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与港澳的文旅资源极具互补性。她建议结合港澳与毕节原创文化IP策划“港澳+毕节”深度文化体验精品游。 全联旅游业商会会长、大理漾濞山苍山石门关旅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吉小冬表示,希望商会会员们和投身文旅事业的企业家们共同积极参与到毕节试验区建设的美好事业中。毕节作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形式丰富多样,应在自然生态的绿色发展基础上,突出地方特色生活方式的展现与体验,唤醒大山深处的历史印记,让文化走出山林,走向世界。 吉小冬建议,在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健康发展中,要贯彻旅游业的“长期主义”,塑造“网红”的同时着力打造“长红”,以建设百年景区、打造百年产品为目标,做好产品品质、服务提升、品牌沉淀,把毕节“今天的旅游产品”做成“明天的文化遗产”。 会上,何超琼,吉小冬,全联旅游业商会创会会长、北京中华民族博物院院长王平,腾讯文旅产业研究院秘书长孙晖获聘为毕节市文化旅游形象大使。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