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3-18
2024-03-18 第01版:一版 【字体】大 |默认 |

前两个月信贷投放力度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作者: ■本报记者宋寒业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859
    3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月金融数据统计报告。报告显示,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99.56万亿元,同比增长8.7%,增速与上个月持平;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85.72万亿元,同比增长9%。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43.96万亿元,同比增长10.1%。
    具体来看,2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少增3600亿元,但仍为历史同期次高水平。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表示,主要受春节错位以及假期延长影响,但开年以来整体信贷投放力度不弱。从1-2月累计增量来看,前两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6.37万亿元,2024年开年以来信贷投放力度不弱,创历史同期次高水平。
    整体上看,2月企业贷款期限结构有所改善。2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逆势多增1800亿元,结束了此前连续7个月的同比少增过程。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主要原因是去年底发行的1万亿特别国债投向水利及灾后重建,以及年初PSL放量等,撬动相关基建项目、“三大工程”等领域配套中长期贷款需求。同时,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下,近期房地产项目“白名单”贷款加快落地,也为企业中长期贷款贡献了一定增量。
    2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元,受春节和季节性规律影响,环比大幅少增4.94亿元,同比也少增约1.6万亿元。王青认为,主要与“春节错月”有关,但整体上看,尽管2月新增社融规模同比大幅下降,但从绝对规模来看,仍处历史同期第三高位。
    王青认为,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M2增速要与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分别为5.0%左右和3.0%),这意味着当前8.7%的M2增速仍处于较快增长水平,显示货币供应水平不低。
    温彬认为,下一步,积极的财政政策将适度加力,今年先增发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稳健的货币政策精准有效,降准降息仍有空间。伴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有效盘活存量以及促进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望带动以M1、M2和社融等为代表的信用指标稳定向好。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