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3-13
2024-03-13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链接流量、链接市场、链接商机

中国制造网启动中间品全球推广计划

作者: ■本报记者蒋元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00

    为助力中国供应商抓住供应链全球化的契机,日前,中国制造网(以下简称“MIC国际站”)供“链”全球——中间品全球推广计划正式启动,平台设立1亿元专项推广基金,针对中间品贸易相关行业品类,通过链接流量、链接市场、链接商机,帮助我国外贸企业开拓中间品国际市场,培育中国外贸新动能。
针对贸易难点提供系列解决方案
    2023年,广大外贸企业面临外需不振的压力,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拓展“中间品贸易”。中间品贸易已经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主体,也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体,拥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MIC国际站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平台拥有中国供应商企业600万家,其中近七成为中间品供应商;全球采购商2700万,其中中间品行业采购商占五成,买家每年在平台发布超600万条中间品行业商机,中间品行业年访问量超过12.2亿人次。2023年,MIC国际站建筑和装饰材料、五金工具、冶金矿产和能源、汽摩及配件等中间品行业商机同比增幅分别达到19.8%、18.5%、18.2%和16.4%,中间品贸易快速发展。
    记者获悉,作为全链路外贸服务综合平台,20余年来,MIC国际站持续为中国外贸企业提供数字化产品及服务,也深刻理解中间品外贸企业在贸易流程中的各种痛点:运营难,如推广渠道不足、缺乏专业运营团队、与数字化平台合作深度有待提升;入局难,广大企业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目标市场定位存在偏差,同时缺乏小语种人才;成单难,企业成单周期长,效率低,缺乏决策支持。针对以上贸易难点,MIC国际站此次推出的“中间品全球推广计划”提供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小语种服务“链”新兴市场
    近年来,中国与新兴市场的产业互补趋势明显,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制造通过深度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分工,已成为新兴市场国家建立初级制造业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中国力量”。
    记者了解到,为帮助外贸企业突破语言屏障,高效捕获小语种市场商机,2023年,MIC国际站上线印地语、泰语、土耳其语、越南语和印度尼西亚语等小语种站点,全年平台共拥有16个语言站点,并通过人工智能外贸助手AI麦可的多语种实时翻译功能,为中国供应商提供丰富的语种服务,极大提高了开发和维护小语种买家的效率。
    随着中间品贸易的不断发展及供应链全球化趋势的持续深化,MIC国际站“中间品全球推广计划”将针对不同新兴市场的特点及需求,通过小语种市场主题活动、行业展会、市场考察、买家采洽等丰富形式,将中国制造的中间品带到买家的“家门口”,帮助中国企业深度开发高潜市场。
    一直以来,MIC国际站高度重视与新兴市场商务伙伴共谋发展,目前,平台已与全球33个国家的国际商贸组织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并由此成立了“Co-Alliance全球合作伙伴联盟”,平台将持续发挥联盟资源整合能力,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推动海外采购商与中国供应商建立贸易联结。
全链路出海“链”全球商机
    把握流量,拓展市场,之后如何将中间品商机转化为订单?今年,“中间品全球推广计划”将依托MIC国际站全链路平台发展策略,充分运用AI工具降低贸易门槛,推动中间品贸易的增长。
    “中间品推广计划”将通过人工智能外贸助手AI麦可,提高外贸企业的数据整合、挖掘及分析能力,帮助企业洞察国际市场的行业趋势,清晰了解买家的背景实力,提高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商业决策能力。
    针对中间品行业知识匮乏、专业人才紧缺的痛点,“中间品推广计划”还将邀请外贸行业专家,针对中间品贸易为企业量身定制相关课程,并进行全国巡讲,以提高外贸从业者做好中间品贸易的专业能力。MIC国际站还将与各行业协会通力合作,推出中间品贸易相关白皮书,为外贸企业提供决策辅助和策略参考。
    “在供应链全球化趋势下,中间品贸易已成为我国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的重要抓手。未来,MIC国际站将持续发挥自身技术优势,进一步做‘深’外贸解决方案、做‘优’平台运营服务、做‘厚’技术应用支持,为拓展中间品贸易、推动中国贸易数字化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MIC国际站负责人表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