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2-19
2024-02-19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第一次不在家过年

作者: ■本报记者白勇通讯员谭沁心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313

    在重庆市北碚区和渝北区交界大山深处的相国寺储气库,是国家天然气管网中卫——贵阳联络线上的重要配套工程,是京津冀和川渝地区冬季天然气调峰保供的“压舱石”。
    2月10日大年初一,一对85、90后的年轻师徒仍然坚守在相国寺储气库。
    “老妈,新年快乐。放心嘛,我在站上挺好的,有我师傅陪我过年呢。”
    “好了不说了,我要去现场看一下了,拜拜啦。”
    “师傅。等等我。”挂断电话,小伙子麻利地拿起桌上的安全帽,几个小跑步跟上师傅的脚步,两人往相国寺储气库集注站集输工艺区走去。
    相国寺储气库历年来都有“师带徒”的传统,这对师徒是其中最年轻的一对。
    师傅蒋春健是个85后,曾经跟着站上的老师傅当徒弟的他,今年第一次成为了别人的“师傅”。徒弟杨金凇去年刚毕业,为了更快进步,两人便结成了师徒。
    今年是杨金凇入职后的第一个春节,他主动要求春节值守,虽然不能和家人一起过节,但有师傅的陪伴他感到很踏实。
    受冷空气影响,春节期间气温骤降,截至2月10日,相国寺储气库在第十采气期内已累计采气约18亿立方米,源源不断的天然气通过全国联通的管网输入到千家万户,按照冬季每个家庭每天用气1.5立方米计算,相当于12亿个家庭一天的用气量。
    在生产过程中,天然气中存在的水分会不断加快设备腐蚀速率,在高压低温下形成的水合物甚至会导致管道堵塞、设备损坏、降低管道输送效率等,因此必须做好天然气的脱水处理,对天然气中的游离水进行脱除,降低水露点,防止水合物生产。
    两人来到千万立方米三甘醇脱水装置区,认真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仔细记录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高度等参数,对设备进行基础的现场维护。
    这台设备是国内单套处理量最大的三甘醇脱水装置,每日处理量可达1000万立方米,于去年11底成功投运,首次参与到相国寺储气库的冬季调峰保供中,体量庞大、工艺复杂,且没有经验可借鉴。
    每一个数据,他们都要反复确认和分析,任何细微的偏差都可能导致对生产情况的判定失真,造成设备的损坏,从而影响储气库的正常采气。
    相国寺集注站位于海拔近千米的华蓥山脉顶部,冬季温度低至零下,在室外待上一阵子,手便冻得通红,两人在寒风中确认了一切情况正常后,才继续巡检下一处装置区,一路上走走停停,师傅认真耐心地讲解每一台设备的生产流程和防护重点,徒弟仔细地在巡检平板上录入数据。一趟下来,他们要在这相国寺集注站里走上两万多步。
    巡检结束后,必须对当日站场情况进行汇总,并和班组一起对生产运行数据进行交流分析,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置,做完这些后,杨金凇习惯性地把今天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记录下来。
    值班期间每日监控运行数据,做好现场设备巡查,开展隐患排查,学习标准制度是他们的日常。
    结束一天的工作,回到宿舍已经是晚上8点,师傅亲自下厨给两人煮了顿饺子,师徒俩一起看起了昨晚因为去现场而没看完的春节联欢晚会。
    杨金凇吃得很满足,虽然这是他20多年来第一次没在家过年,但是师傅的言传身教、同事的团结互助、前辈的倾囊相授,让相国寺储气库已然成了他第二个家。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