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1-31 第07版:七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宁波市江北区工商联打好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 |
该区连续三年位居浙江省“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前十 |
作者:
■夏应杰王鹏翔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426 |
|
|
|
|
|
|
“我们有一家下属公司想从市外迁回江北,但相关凭证需要办理公证手续,一直两地奔波没能办成,这次现场恳谈会可帮了大忙,政务增值化改革升级后提供一揽子服务,事情迎刃而解。”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工商联副主席单位宁波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代表在与江北区审管办联合开展的恳谈会上,对窗口新服务赞不绝口。 与区经济部门联动开展不同主题“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组织企业“面对面”向政府部门说出心里话,推进改革、提升服务,是宁波市江北区工商联发挥“联”优势,助力营商环境优化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北区工商联持续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立足群团优势,创新服务举措,着力促进“两个健康”。截至2023年,江北区连续三年在浙江省“万家民企评营商环境”系列评比中位列县(市、区)排名前十。 下基层 广泛调研精准问需 广泛联系一线民营企业是工商联的最大特征和根本优势。江北区工商联深入开展“送政策、征提案、察实情”走访调研活动,由区工商联党组与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家带头,发动基层商会会长班子参与,分赴会员企业开展综合调研,通过实地走访、座谈和社情民意信息征集等形式,了解企业运行情况,回应关切诉求。通过借势借力,江北区工商联与区委政法委创新授牌外滩商会作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信息直报点,特邀3位区工商联执委作为营商环境监督员。 2023年,江北区工商联走访民营企业146家,发放季度运行调研表、金融需求、政策需求、科技申报需求等调查问卷2000余份,调研实现工商联执委全覆盖,向上反馈社情民意信息22条。 搭平台 畅通政企沟通渠道 “面对面”是沟通解决问题行之有效的交流方式。江北区工商联将全区10个基层商协会组织、22个清廉民营企业建设示范单位作为常驻调查点平台,常态化开展不同主题“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将其作为了解民企诉求、凝心聚力和开展服务“两个健康”的重要途径。 据统计,2023年闭环反馈办结反映诉求78项,形成人大议案、政协提案14项,协助职能部门出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揽子政策。 江北区工商联还在浙江省率先组织开展“增值服务·每月我体验”活动,邀请30名商会企业代表,实地参观江北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体验企业开办服务、商务出国境证件办理以及法律、融资服务等办事流程,通过“沉浸式”体验、“面对面”恳谈,让企业家们切实感受江北开展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创新举措和显著成果。 树品牌 法治护航民企发展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江北区工商联联合区级公检法司部门举办首届江北区民营经济法治建设峰会,出台《江北区关于优化法治环境、助推经济稳进提质二十条措施》,以直播的形式进行全网推送,高峰时参加人数达到7.2万人,取得良好社会反响和互动效果。 江北区工商联还积极对接区内京衡(宁波)、合创、和义观达等律师事务所,选育26名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热心企业服务的律师,组建4个小组打造“零距离工作室”品牌——“民商事服务组”“公司治理服务组”“知识产权及劳动用工服务组”“综合服务组”,结对基层商协会坚持“送法在前、预防在先”,定期上门走访企业、普法日集中公益宣传,进行专业法律体检。截至目前,江北区工商联共计线上线下体检民营企业45家,帮助企业审查合同80余份,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意见书或解决方案数58件,帮助化解涉企矛盾纠纷16次。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