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1-31 第06版:六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上海闵行区工商联让法律服务更贴心 |
提供投融资服务、资产处置服务、资产重组等综合服务37项,参与法律宣传培训56场次 |
作者:
■本报记者杨联民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886 |
|
|
|
|
|
|
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工商联以“民营企业法律服务菁英团”为抓手,致力于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维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积极鼓励和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有效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 打造新型模式 扎实推进法律服务 闵行区工商联在上海市工商联倡导的“百所联百会”框架基础上,着眼企业需求,由相关职能部门推荐、律师自荐、互荐后,精选熟悉民营企业相关法律法规,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资产运作及企业合规建设的优秀青年律师,经区司法局和区工商联核定,成立“闵行区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 首先由闵行区商会负责推荐需要法律服务的成长型会员企业,区工商联负责对接,为企业提供最新政策法规宣讲服务,聚焦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问题,组织专题讲座、开展整合资源,帮助企业提供个性化定制增值服务。 截至2023年底,闵行区工商联先后提供投融资服务、资产处置服务、资产重组等综合服务共37项,参与相关法律宣传、培训等56场次。处置产品(服务)质量纠纷、债权债务纠纷、商业欺诈、股权设计和激励、投融资纠纷、知识产权、劳动合同、商事合同、公司管理、债权债务等10个“你点我播”说法类目。在15个重点民营园区开展《失序的票据》《商务风险怎么防》等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内容活泼的青年律师讲堂。组织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与各基层商会、分商会结对开展“以法护航”服务,以案说法,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给出实操建议,进一步指导商会推进“营商环境法治保障示范点”建设,帮助民营企业树立合规意识、共享创建成果,以法为盟,践行法律“菁英”主动服务与民企“精英”合规创建的双向奔赴。 多方协同联动 开展全面普法活动 闵行区工商联主动加强与司法部门对接合作,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区人民法院、区司法局、区税务局、区知识产权局和律师协会等相关部门,以解答企业重点关注法律知识为切入点和着力点,以组织法律讲座为活动载体,组织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开展系列法律宣传活动。 与区人民法院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建立健全双方在法制宣传、信息共享、产权保护、风险防范、民商事纠纷多元解决机制、常态化沟通联络、调查研究等方面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不定期举办法律讲座、免费法律咨询以及深入企业开展面对面服务、联合调研、走访重点企业、组织考察等多种方式,为民营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组织动员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与14家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搭建律师服务民营企业新平台,深化“法治体检”和“法律三进”活动。深入企业“一对一”提供法治体检服务,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为企业出具《法治体检报告》,通过开展专项研讨、咨询问答、座谈交流等活动,“精准把脉”企业存在的短板弱项,“对症下药”开出“法律处方”。 与区人民检察院联合举办春申“1+1”系列活动,抓前端、治未病,扩大“治罪+治理”企业协同司法保护改革成效。协助检察院开展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工作,2023年共对15家企业适用协同司法保护程序,涉案企业分布在网络平台、智能科技等多个行业。联合区人民检察院开展企业合规座谈会,“检察官进园区”系列活动,发布《零售行业合规工作指引》《互联网平台企业合规工作指引》。 规范运行机制 增强法律服务效能 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实行双月轮值制,团内律师按照工作安排表进行轮值,“菁英团”队长由成员轮值担任,负责双月工作计划和安排。一方面,围绕不同行业,服务各产业联盟会员企业;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区域服务园区会员企业。 闵行区工商联联动各级商会召开圆桌会议、案例分析及各产业联盟沙龙活动等,研讨民营企业存在的共性、个性涉法问题,适时开展政策法规培训会,组织交流开展工作经验分享、典型案例解析等,有效增强法律服务民企实效。 建立工作微信交流平台,具体工作事项由闵行区工商联机关相关人员牵头负责发布,“菁英团”队长具体负责日常联系和工作推动。加强“菁英团”律师之间信息交换,互鉴工作做法,及时分享最新信息和政策、法规,探讨服务新方法、新机制,不断畅通服务渠道,切实帮到“关键处”。 同时,闵行区工商联注重加强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律师与基层商会之间工作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和总结成长型高新技术型、服务型中小微企业存在的共性、个性问题,指导民企法律服务菁英团重点服务成长中的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企业等,不断提高法律服务针对性,潜心打造服务品牌,形成特色工作,助力区域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