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1-31
2024-01-3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即时配送前景广阔

作者: ■张国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48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会议指出,要加强鼓励引导,进一步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和支撑带动能力。要督促企业守好食品安全、配送安全等底线,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推动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
    即时配送是指依托于本地生活服务平台,运用数字技术和人力众包等社会物流资源,主要满足消费者对快速送达的要求,涉及外卖、药品、生鲜食品等。它以数字技术的创新发展为动力,丰富了即时供给,也为居民的新消费习惯提供充足支撑。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即时配送行业快速兴起,在促进消费、保障民生、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有资料显示,2022年我国即时零售市场规模超5900亿元,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4%;预计到2030年,即时零售市场规模将增至3.6万亿元,相当于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6%。
    即时配送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与即时零售市场的有效扩张。去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提出,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平台下单+就近门店配送,就近门店下单+即时配送),赋能实体门店,拓展服务半径等,为即时配送提供生机。顺应政策导向,不少企业持续看好这一领域,大力布局,形成了自己的产业链生态,服务质量和配送效率都得以提升,有效满足了消费升级需求。
    同时也要看到,作为跨界融合的新兴现代物流业态,即时配送与现行政策体系、管理机制不完全适应,行业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包括适应即时配送特点的政策框架体系不完善、传统劳动保障制度不适应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需要、平台企业协同管理作用发挥不足以及标准规范、配套设施设备不健全等。
    此次审议通过《意见》就像是一个“导航仪”,为即时配送行业未来发展指引了方向。就其要点来说,一是政府主动作为,突出发展导向,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推动降低企业合规运营成本。二是激发经营主体责任,突出问题导向,完善行业管理,形成促进即时配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政企合力。可以预见,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国内即时配送行业将迎来一个全面高速发展阶段,前景广阔。
    当然,作为市场的“主力军”,即时配送更需要加强行业自律和规范性建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良性循环路径。与此同时,与配送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也要与时俱进,向着更安全、对配送人员更有保障的方向发展。此外,相关企业还应继续加大力度开展创新,研发即时配送自动车辆、无人机等新装备,探索城市低空无人机商业化配送模式。以期为及时配送插上腾飞的翅膀,从而更快、更好地满足新消费时代消费者对及时配送的新需求,实现多赢。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