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4-01-12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打造工作品牌 赋能民企发展 |
——来自陕西韩城市商协会的报道 |
作者:
■本报记者刘可通讯员陈立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119 |
|
|
|
|
|
|
伴随着民营经济蓬勃发展,陕西省韩城市基层商(协)会建设与当地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融合发展、交相辉映。目前韩城市工商联(总商会)所属基层商(协)会18个,拥有会员1173个。其中镇(办)商会5个,基本实现全覆盖;行业商(协)会13个,涵盖焦化、煤炭、花椒、文旅等重点行业,具有明显地域特色、行业特点。 堡垒:党建会建有品牌有活力 近两年,韩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公企业党建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全市组织工作会上将商(协)会组织党建工作同安排同部署。 韩城市工商联系统5家商(协)会率先成立党支部,各基层商(协)会坚持“党建带会建,会建促发展”的思路,把党建工作同推进“两个健康”、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相融合,党建工作富有活力。 商标广告协会持续打造“三强四引领”党建工作品牌,先后帮助会员企业申报注册商标300多件,帮助孟一沟花椒、金太阳等公司获评“陕西好商标”,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广告协会”、渭南市“先进商会”等称号,其党支部已通过渭南市委组织部“五星级党组织”初评。现在,韩城市总商会和所属商(协)会在韩城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细分领域,积极培育,计划成立韩城陕北商会、汽车维修行业、养殖(种植)业等基层商会。 引领:政治建会促经济有模式 韩城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领导小组,创新性在市委统战部下设“亲清政商关系服务中心”,着力打造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工作品牌。 韩城市委主要负责人主持召开亲清领导小组会议7次,分主题研究解决文旅行业、能源行业、固废综合利用等行业发展工作,畅通政商沟通渠道,形成“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重点企业”产业发展模式。韩城市工商联(总商会)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聚焦“急难愁盼”寻找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第三季度末,协调金融机构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1877笔35.06亿元,发放纯信用贷款931笔4.01亿元,发放优惠利率贷款281笔3.13亿元,发放银税类贷款396笔3.19亿元。 积极对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红马科技入选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成立“陕西旭强瑞—西安交通大学氢能与低碳技术”研究院,为民营企业科技赋能。焦化商会邀请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专家组,就生化污水处理、烟气脱硫等技术难题提供解决方案,让韩城焦化产业实现绿色化高端化。煤炭同业公会,针对民营煤矿多为高瓦斯矿井和安全生产风险较大实际,先后组织全市9家民营煤矿共同研讨,成功引进江西乐矿能源集团和楚湘建工集团对所有企业进行托管,实现安全生产,使韩城民营煤矿迈进绿色现代化矿井行列。 务实:商会治理深耕产业行业 2022年,韩城市工商联(总商会)选举产生老中青结合的新一届领导班子,民营企业家创新担任工商联主席和总商会会长,与此同时,精心指导18家基层商(协)会顺利完成换届工作,更好发挥基层商(协)会扎根行业、服务企业、凝聚合力的独特优势,在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作用。 记者了解到,花椒产业是韩城农业第一大产业,是农民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目前形成了年产“大红袍”花椒3000万公斤的种植规模。当地花椒协会先后发展会员企业(个体户)200余家,涵盖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培育孟一沟生态花椒种植基地,打造以为康科技、宏达花椒等一批科技型花椒精深加工企业,使农民群众的花椒能种的好,卖得出,有效益。目前韩城花椒产业年产值可达到40亿元,区域品牌价值213亿元。 文旅协会积极实施文旅融合,先后孵化出龙门演义、龙门商管等一批新锐文旅企业,甄选出精品旅游线路14条、必吃榜11家、安心住8家、特色旅游产品10个,优化旅游全产业链条,2023年游客突破200万人次。 近年来,韩城市委、市政府按照“特色农业富民、优势工业强市、文旅融合扬名”的总体产业布局,引领民营经济不断发展壮大。2023年前三季度,韩城市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51.7%,高于陕西全省3.9个百分点。 光彩:以“义”当先回报家乡社会 韩城民营企业家具有回报社会、回报人民的朴素情怀。2022年,韩城总商会与慈善协会共同组织20多家民营企业,采取留本捐息方式,设立9亿余元慈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村级“幸福院”建设等,连续两年累计投资481.6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各基层商(协)会近两年为光彩事业累计捐款捐物300多万元。金城商会连续20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帮扶230余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女企业家协会连续4年累计筹措资金10万余元助力“春蕾女童”公益活动;为康科技、森林源实业、金天地现代农业等3家企业参与的项目荣获陕西省“万企兴万村”典型项目。2023年8月,精选50家企业包联帮扶8个镇办的50个村,开展村企联建活动,目前已有20家企业同包联村拟定了帮扶计划和推进措施。 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韩城市鼓励引导经济能人和返乡人才到乡村投资兴业。先后培育出设施蔬菜大户8家,种粮大户16个,养殖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猪、牛、羊、鸡)42个,示范家庭农场37家,示范合作社38家,带动当地农村就业1500人。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