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4-01-02
2024-01-02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德州市工商联助力商会解决矛盾

作者: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236
    2023年以来,山东省德州市工商联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起点设计,高质量推进,大力夯实商会调解工作基础,推动长效机制建设,积极赋能“两个健康”。
    高度重视,专题部署推进。商会调解作为非诉讼纠纷解决的一种方式,将矛盾解决在商会内部,有利于减少诉讼,维护各方当事人的商业信誉。德州市工商联专题召开全市商会调解工作座谈会,邀请省工商联法律中心负责人现场指导,明确方向,细化任务。市工商联还组织市法学会和公检法司部门负责人召开了全市法律服务民营经济座谈会,在会上进一步研究商会调解有关问题,推动工作开展。
    迅速行动,层层推进落实。按照山东省工商联、德州市工商联要求,各县市区迅速行动,按照“三借三有三建”标准积极推进商会调解组织建设,筑牢民营经济领域纠纷化解的第一道防线,力争矛盾不出企业、不出商会。在德商商会建立首家市属商会调委会,11个县市区工商联通过不同形式全部建立调解组织,45家行业商会调解组织平台搭建完成,乡镇街道商会调解组织陆续建立之中,市、县、乡三级商会调解架构初步形成。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从企业家、律师、工会代表等群体中选聘515名调解员入驻商会,在化解矛盾、息诉止纷的同时,还为会员企业提供法律培训、普法宣传、权益维护等服务。利用宪法宣传周、民法宣传月等节点,市工商联会同公检法司部门和律师协会开展送法进商会活动,持续开展“万所联万会”“百名律师进千企”“法治体检”等活动,邀请知名律师开展企业合规等专题讲座,举办“金盾沙龙”等各类培训32场,培训商会、企业管理人员1500余人次。
    深化联动,力求工作实效。商会调解组织与市县两级法院建立诉调对接机制,与人民调解委员会、仲裁委、劳动人事仲裁机构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德州市工商联与市委统战部、市法院联合印发《关于依法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部门协同开展政策解读、法律咨询、以案说法、庭审观摩等活动,法院系统在场地、经费、人员等方面支持商会商事调解工作开展。乐陵市出台《民营企业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实施意见》,工商联、法院联合成立民营企业纠纷诉调服务中心,打造“三调联动”新模式。禹城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会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司法局+工商联”“律所+商会”等合作机制,挂牌设立商会调解室,防范预警企业法律风险230多次,帮助30多家企业完善制度、调解纠纷。
    截至目前,德州全市工商联系统商会调解组织共调解涉企纠纷案件507件,成功260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2.1亿元。其中宁津县商会商事调解中心成立以来已线上调解接案16件,调解成功12件,调解成功率72%,标的额1100余万元。齐河县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共调解成功案件146件,调解成功率60%,标的额10318万元。
    德州市工商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创新机制,破解难题,与市法院、检察院共同研究、探索律所代收代支等模式,持续推动商会调解工作深入开展。”(徐建军黄玉芹田洪新)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