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2-07
2023-12-07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余亚云:在黄土地上创出座座民营博物馆

作者: ■本报记者刘可通讯员陈立颖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334

    陕北是个有意思的地方,黄土地上走出过经济学家张维迎,也走出过作家路遥。受游牧民族的地缘影响,陕北的企业家做事大开大合,纵横商界总有放马江湖孤注一掷的执着,又因为这片土地的厚重,他们尊崇历史和文化近乎朝圣般敬重。
    仅仅榆林市一个区,就有9个主题文化博物馆,从一场4D电影开场沉浸式信天游体验的“陕北民歌博物馆”,到获得世界吉尼斯纪录的“中国算盘博物馆”,从布展到主题都极具张扬又各具特色,是一样的大开大合又极具用心。9个主题文化馆完整保存了这片黄土地带给世界的艺术文明和商业文明,从不同的角度,用叹为观止的馆藏精品,把陕北留下来的中国文化讲给世界。
    更特别的是,在陕北,有些国家级和省级高品质博物馆,是民营的。每个民营博物馆背后,都有一家特别的民营企业,和它“不走寻常路”的民营企业家。
从“橄榄绿”到“中国红”:
退伍不褪“色”
    初见余亚云,是在榆林市政协的会议室。短发、正装,谈着新近投资的“元宇宙”和装备制造,敏锐、果断,他的主业是基建和城市更新,现在集团化发展的模块里装备制造和科技投资成为企业转型的突破口,标准的一位与时代同频成长的企业家。他笑着说:“榆林很多桥是我修的。”
    武警出身的他,从2002年就开始做公益,创建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专注于红色文化收藏时,就注定了博物馆的底色是有血性有故事的中国红。
    一个人和他的一座馆
    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在榆林银通嘉园小区,主打历史与艺术并重,集收藏、展览、研究、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体。建馆至今,共接待4万余人次参观,作为学习教育基地,有30多家党政单位和集体组织给博物馆授权挂牌。展厅主要分为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纪念馆、陕北民俗生活艺术馆和观止多功能文创中心三大内容版块,展陈面积3500余平方米,陈列品5万余件,很多藏品因其历史文化观赏和研究价值,填补了中国文化艺术博物馆的空白。
    回顾余亚云的“创馆”之路,和创业一样,从来不是一帆风顺。
    “最早缘起于喜欢收藏,不知不觉红色主题的收藏品越来越多。我就觉得让这些带着历史故事的藏品安静地躺家里,是不是太浪费了?”越深入挖掘学习藏品背后的故事,越觉得作为革命老区的一员,保护红色文化与陕北民俗文化的责任越发紧迫,通过与一些爱好红色文化收藏的业内人士交流,余亚云萌生出“依靠自己的力量建一座博物馆”的想法——以榆林红色文化和民俗文化资源为基点,打造一个展示陕北红色文化及民俗文化的综合性博物馆。这样就可以通过收集散失的红色遗留物,尽可能保护中国独特的文化遗存。
    说干就干,2013年初,余亚云开始筹建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一开始,馆址设在榆阳区余兴庄乡,这里是余亚云的老家,占据了“人和”要素,但相对闭塞的交通,让很多想来博物馆的人“找不到地方”。随着藏品越来越多,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余亚云决定重新选址。
    博物馆的搬迁,每动一下都是钱。家人首先反对:“做企业多苦也认了,为了赚钱。你做个博物馆这么累还是烧钱的。”
    倔强的余亚云坚持下去。为寻觅“藏品”,他煞费苦心,甚至将陕北人居住的窑洞给原样“搬”来。
    “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的象征,承载了古老黄土地的深层文化,我就是想让来博物馆的人体验到原汁原味的陕北文化,那么窑洞文化不可或缺。”带着这样的想法,余亚云看上了老家一院已经废弃但保存完整的老窑洞,“先是主人坚决反对,我们就苦口婆心跟老人们解释开博物馆的目的,搬迁老窑洞是为了更好地继承和保护陕北窑洞文化,最终打动了窑主人,同意捐献。但想要原封不动把一座结实的窑洞搬迁过去太难了!我们请专家指导,请最好的工匠,门窗、土炕、土灶台一点点小心拆下,老碗架、老家具生活用品全部搬迁到博物馆重新组装修复布置,费了太多人的心力,终于把一个原汁原味的陕北窑洞呈现在了博物馆。”
    为了想让这种情怀被更多的人所感受,余亚云行程万里,上山下乡,用创业一样的脚步丈量了大西北的每一块土地,去珠海拾遗。他觉得收集散落在民间的遗留就像拾捡岁月和穿梭时光,为了不让历史的文明碎片就此消失在民间,看到能记录特殊历史的藏品,他就忍不住掏腰包重金购买,如今博物馆已经有了各类藏品近5万件,图书3万余册。
    一个人和他的一座馆,4年多的筹备,历经各种酸甜苦辣,终于在2017年正式开馆,看着热爱红色文化的藏友和纷沓而至的观众,余亚云的眼睛湿润了。
    做公益慈善会“上瘾”:
    红色名片 世界知道
    创馆过程中,余亚云几次遇到资金短缺的压力。开馆以后,外界本以为一个企业家做博物馆终于可以“收门票回本”了,他却做了一个决定: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永久免费开放。
    他说:“我办博物馆的目的不是盈利,就是一种社会公益,传承陕北和中国的红色文化、民俗文化,博物馆是榆林也是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我希望这张红色名片,让世界更多人知道。”
    事实上,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理事长只是余亚云众多身份中跟他最有情感连接的一个。他是陕西省和榆林市政协委员,也是最早陕西省市慈善协会圈里公认的“一个年轻的老慈善人”,只算有票据的社会捐赠,多年来他已经超过2000多万元,没有记入台账的更是不可计数。
    “做公益慈善会上瘾。包括文博馆在内,这么多年来内心最大的喜悦就是收到那些被我助学的孩子发来的信息,看到他们重新走进校园一点点有所成,比我自己有所成更开心。”余亚云如是说。他希望未来有更多博物馆矗立起来。
    2022年10月16日,余亚云在自己创办的陕西观止文化艺术博物馆向榆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刘榆军一行介绍展厅陈列及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