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2-06
2023-12-06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互联网企业要竭力为社会提供安全稳定服务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51

    最近的热搜,应该少不了“滴滴崩了”这个事件。在11月27日晚,有多个用户发现滴滴App无法正常使用,多名司机也表示接不到订单或有接单后导航无法使用等现象。有乘客反映7公里的打车距离,滴滴收了268元;还有司机提到,把乘客送到了目的地却一直没办法点“送达”键;等等。
    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叫车平台,滴滴此次瘫痪事故可以说影响巨大,时间上持续了接近12小时创下纪录,瘫痪范围不仅覆盖网约车和共享单车,不仅影响到客户,而且还涉及了滴滴自身的办公系统。
    且不说有人根据滴滴营业量推算估计滴滴损失过千万的订单量和超4亿元的交易额,关键是类似滴滴这样的公众日常生活平台的崩溃,直接导致数以千万人的出行安排被打乱,由此带来的麻烦和困扰,并不是补偿券能弥补,更不能等量齐观。对企业来说固然是一次不小的损失,对公众而言则展示了互联网一旦断网的可怕场景。别看没有硝烟,没有人身伤亡,当一个社会日常运转的部分基础设施建立在互联网之上时,一旦断网造成的软杀伤力可能远远超越人们的想象。
    痛定思痛,滴滴这样的事故是如何发生的,自然值得深究和尽快补漏。目前已经可以首先排除外界攻击这个因素,剩下的就是平台企业自身的安全机制和运营本身了。
    类似事故不仅对滴滴而言并非首次,而且在整个互联网领域许多大厂也都先后发生过。这就暴露出一个行业性的普遍问题,互联网行业对安全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的认知高度究竟有多高。
    在类似滴滴这样的新技术业态发展历史上,全社会一直以宽容情怀为其提供快速发展的环境。但这也难免使一些互联网企业信马由缰,在安全建设方面疏于管理。仅就滴滴而言,其从诞生至今,可以说是一直伴随着这样那样的安全事故,其中甚至包括因对参营司机审查不严导致了不良刑事案件。类似这次宕机事故,在2022年9月22日曾出现过,此外,2021年4月、2020年9月30日、2019年10月也出现过宕机事故。
    这两年来,大部分主流互联网产品都出现过宕机的情况。就在11月12日,阿里云刚刚经历了一次大规模故障,共持续超过一个小时,阿里系诸多产品受到影响。据悉,百度、阿里、腾讯、唯品会、微博等,几乎大部分主流互联网企业,过去几年都出现过各种形式的技术故障。
    环顾互联网行业现状,在裁员、缩减开支方面,严苛程度不可思议,据说有些企业打印纸都分部门申请。很难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是否还会在安全建设管理上维持或者增加开支。具体到滴滴,根据其最新财报,今年三季度研发费用为人民币21亿元,占总收入的4.1%,而2022年第三季度为人民币25亿元,占总收入的6.2%似乎不算高。
    但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安全维护水平,并非只是花钱就万事大吉。固定资产的投入,代替不了人员对安全问题的聚精会神,再高级的设施也仍然需要人的操作,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否已经穷尽了现有设施的极限?需要检视。的确,大企业当然需要降本增效,但也不能简单粗暴把35岁为裁员标准,把有技术的老员工裁撤。
    除了硬件,软件方面的设置安排更需要工作人员的心魂牵挂。总之,除了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外,是否还存在需要时时刻刻严防死守的地方?在这方面大厂们不妨自己检查一遍:备份是否完备?冗余是否真正有余?底层架构是否预留未来增容?一方面不能借口经济困难而舍弃备份不留冗余,一方面也不能明知有漏洞而高枕无忧。
    互联网是新型基础设施,基础设施的公共性和全局性决定了互联网经营者的社会责任重大,尤其是在数字化生活时代,全社会的人们已经与数字深度绑定,举凡衣食住行娱乐上学购物等等,无不依赖建立在互联网之上。如今网络安全已经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一个个网络企业存在安全隐患,国家的网络安全就无从谈起。互联网经营者、投资者和从业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要认识到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不是对立关系,经济利益必须建立在良好的社会效益之上。要真正树立社会责任为主导的价值观,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作出应有贡献。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