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12-01 第02版:二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锡林郭勒盟“民企进边疆”行动显实效 |
|
作者:
■本报记者罗寿博通讯员孟根塔娜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11 |
|
|
|
|
|
|
自“民营企业进边疆”行动开展以来,锡林郭勒盟工商联率先响应号召,搭建民营企业与边疆地区的对接合作平台,广泛动员民营企业积极参与边疆建设,为各民族共同走向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力量。 添能蓄势 推动边疆地区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锡林郭勒盟边疆地区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为民营企业投资兴业提供了巨大发展机遇。2023年前三季度,锡盟5个边境旗县民营经济总投资额达17.4亿元,平均增速达212.04%,为边境地区发挥区位优势、完善产业结构、构建全方位开放发展新格局增添助力。 截至11月底,边境旗县35家农牧业龙头企业牛羊屠宰加工数达213.83万只(头),带动边境旗县18000余户牧民实现经营性收入达18.44亿元。其中,东乌珠穆沁旗吉祥草原食品有限公司与额吉淖尔镇哈日高毕嘎查、额尔敦达来嘎查签订《牧民有机养殖收购协议》,收购有机养殖乌珠穆沁羊1万只,每只羊企业提供10元补贴,目前已完成100%;阿巴嘎旗额尔敦食品有限公司择优筛选并挂牌成立额尔敦万羊基地合作牧场,实施肉羊可追溯体系建设工程,为挂牌合作牧户订单羊佩戴追溯耳标,以“市场价+1元/公斤”的价格收购合作牧户的羔羊,2021年来累计带动牧户增收350万元;2016年以来,照富经贸有限公司按照“龙头带动、规模发展、精深加工、品牌增收”的方式,共带动牧户100余户,间接人数近1000人,当地马奶生产户年均增收100余万元。 为推动边疆地区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打通边疆地区与内陆地区的联系,实现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今年以来,锡林郭勒盟工商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与外埠商(协)会、民营企业家沟通协作,着力强化内引外联,坚持“走出去”,广泛精准开展招商推介,先后组织100余家民营企业赴杭州、成都、深圳、西安、北京等地推介锡林郭勒盟优质项目和绿色农畜产品,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强化区域间的联动,推动边疆地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目前,招商引资活动促成签约项目47个,签约金额达3.2亿元。 银企对接 助推边疆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兴边富民,必须金融先行。目前,锡林郭勒盟5个边境旗县共召开7次政会银企对接活动,240余家企业参加,融资金额达8.82亿元,促进银企高效合作,助推边疆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贸民品贷款贴息,是国家为满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促进民族地区贸易发展,保障民族特需商品供应,对民族贸易企业和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开展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商品生产流动资金贷款给予的贴息补助。目前,5个边境旗县被纳入民贸民品企业共68家,贴息资金达1223.54万元。民贸民品贷款贴息资金的支持,有效降低了相关企业生产贸易成本,缓解资金压力,使企业得到纾困,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为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增进民族团结进步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为激发民营企业、手工艺人才的创新创造活力,带动传统手工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今年6月,锡林郭勒盟工商联联合盟民委、盟工信局共同举办“锡林郭勒盟首届传统手工艺大赛”,展示了边贸加工、民族手工业等特色产业发展成果,进一步弘扬优秀民间文化,深度挖掘传承民间艺术、拓展交流平台,鼓励民营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支持边疆特色产业发展。 担当作为 “万企兴万村”行动成果丰硕 “万企兴万村”行动启动以来,锡林郭勒盟工商联以产业对接、共赢发展为目的,加强指导、积极探索,组织各相关单位协同发力,广泛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力量,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深入实施,助力兴边富民,实现共同富裕。目前,锡林郭勒盟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民营企业156家,帮扶225个嘎查村,累计投入21.57亿元;参与公益捐赠企业65家,捐款捐物总额2477.65万元。 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工商联将持续发挥职能优势,着力强化内引外联,扎实开展交流推介,不断深化项目对接,继续引导更多民营企业、商(协)会参与“民营企业进边疆”“万企兴万村”行动,提升边境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和质量,为推动共同富裕、实现各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作出新贡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