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11-22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让一枚水饺和数字化工厂亲密接触 |
“吴大嫂”食品以数字赋能为产品创新带来增量空间 |
作者:
■程景亮本报记者孙智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130 |
|
|
|
|
|
|
作为一枚水饺,或许从未想过,有朝一日会与金属检测、机械手臂、SACAD平台产生交集。 在鹤乡盘锦,每天有40多吨这样的水饺在与达到瓶装饮用水标准的RO反渗透纯净水设备,来自德国的肉类加工设备,台湾生产的蔬菜加工设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和面、和馅、饺子成型机械,以及日本前川的制冷速冻系统亲密接触后,经过产成品金属检测设备,被全程可视可控的恒温冷链送达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让水饺和数字化工厂产生交集的这个人叫题兆岭。20年前,题兆岭和妻子吴相宜创办辽宁吴大嫂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吴大嫂’食品”)。 20年来,“吴大嫂”食品秉持“让世界感受中华美食的无穷魅力”的使命,“让吴大嫂成为饺子界的米其林”的愿景,“对内不欺心,对外不欺世”的价值观,本着“做安全食品,创优质品牌”的经营理念,走国际化道路,高起点、高要求,与北京食品研究所合作,按出口卫生标准进行厂房规划,建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让一枚水饺完成数字化转身。 为了更高的品质 当人们在努力厘清“少许”“适量”这些模糊的边界时,“吴大嫂”食品已经将每枚饺子馅料中的肉、菜、油、盐配比精准到了毫克。 在“吴大嫂”食品,每一枚水饺都要经过自动和面机自动做皮,自动拌馅机自动上馅,水饺成型机自动成型,金属检测和速冻隧道,完成一次投料自动生成。 近年来,“吴大嫂”食品通过加强关键技术创新和先进工艺的高端化改造,以及相关流程、产品、模式创新,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附加值,不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吴大嫂”食品研发投入持续增加,数字赋能管理创新,智能制造,智能生产,产品创新带来增量空间。 企业采用国际先进生产设备,为生产加工提供有力保证。与此同时,生产车间全部细化:职工更衣室、消毒室、调配室、和压面室、大型包制车间、速冻车间包装车间等一应俱全。选用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免接触手消毒设备,臭氧消毒系列产品,保证生产加工过程卫生状况,建立健全品质监控程序,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共经过70多道检验关,所有品控人员都经过专业培训,严把质量关。 为推进企业快速发展,“吴大嫂”食品还建立了完备的品质管控体系和严苛的管理标准,聚焦“源头把控、加工控制、出厂检验、冷链配送”,并由此建立一整套全面数字化管理监督体系,在采购-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利用数字化手段实现自动化流程运作,不仅能提高产销效率,还能提高生产过程的透明度、稳定产品的安全性,有效避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污染,随时追踪追溯,降低安全风险。 目前,“吴大嫂”食品系列产品现已行销全国各大型商厦、商场、超市,其销路仍在不断的拓宽。企业和山姆会员店、京东商城、天虹商场、盒马鲜生、朴朴生鲜等国内国际大型零售商及新渠道零售商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山姆会员店和天虹商场的自有品牌产品都是由“吴大嫂”食品加工制作。 为了更远的未来 在国际市场上传播中华传统美食文化,是“吴大嫂”食品近年来一直追求的高级目标。为了达成所愿,企业将目光聚焦于用数字化设计和制造手段推动革新。 “数字化车间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实现生产过程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和高效化,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提高产能,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题兆岭认为。 数字工厂与“吴大嫂”食品的需求不谋而合。 2018年,借助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应用约束理论、寻优算法和专家系统等技术,“吴大嫂”食品实现了基于采购提前期、安全库存和市场需求的智能化生产计划管控。解决投产时间滞后、生产加工周期无法保证、生产计划流程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共享、库存堆积高、资金占用多等问题。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将销售订单自动转化为生产作业计划,再通过ERP系统进行计划分解和资源配置,ERP系统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模型,统筹企业所有订单需求,由生产计划继续分解成采购计划,ERP系统自动确认采购提前期和安全库存水平,保证包材,原材料得及时供应。生产计划编制根据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计划投产及时率大幅提升,计划按期完成准确率达99%,库存资金占用率下降30% 2021年,“吴大嫂”食品投资1200万元,着手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打造可控自动化生产线。通过设备自动和面、自动拌馅,最后通过自动水饺机生产后,通过传送带自动完成输送到速冻机,完成流水线生产改造。其中设备带有自动计数功能,以及自动调控温度功能。生产线布置检测设备,以保证食品安全,效率提升37%。 2022年“吴大嫂”食品再次对企业原有非自动化设备进行改造和新购智能设备。新购全自动水饺机,云吞机,以及新增加速冻机。并于2023年开始信息化建设,引入MES系统和SCADA平台,打造速冻食品行业透明数字化车间。 目前,企业车间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台套(产线)数20台,占比85%。车间内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设备联网实现数百分之百。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由此前的30%,提高到现在的80%,生产效率(平均产量/人/天)由0.3吨提高到0.7吨,产品不良品率由2.5%下降到1%。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