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0-20
2023-10-20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加大消费贷款力度 丰富消费场景 提升金融素养

金融组合拳为消费“供暖”

作者: ■董潇郭钇杉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2971

    随着国家扩大内需战略深入实施,金融机构也从加大消费贷款支持力度、丰富消费场景服务及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等方面入手,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提振金融消费信心。
    信贷支持
    为新市民消费需求添动能
    金融机构通过实施减费让利政策,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和个人负担,提高可支配收入。
    近日,工、农、中、建、交和邮储银行相继发布公告称,将积极响应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以下简称《倡议书》),取消商业汇票工本费、降低银行承兑汇票手续费、减免个人存款账户对账单打印费、对安全认证工具工本费实施成本定价方式和综合提升信用卡服务质效。
    日前,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旨在进一步引导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提升人民群众金融消费体验。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消费贷款余额18.75万亿元。
    此外,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聚焦新市民在“衣、食、住、行”方面的金融需求,推出各类消费贷,提升对新市民的金融服务能力。
    “我收入大头在年底的奖金,可孩子降临不等人啊!”福建泉州的刘先生感叹道。添丁本是大喜之事,却成为了赶赴城市拼搏的刘先生眉头聚起的褶皱。刘先生在一家制造业公司上班,平时工资不算高,即使每月都努力争取各种业绩奖励来维系一家的生活开销,应对“意外之喜”仍然捉襟见肘——等孩子出生,添置新家具、购买营养品都是不小的开支。
    面对近在眼前的资金错配难题,刘先生考量再三,通过亲友介绍,选择申请兴业消费金融推出的“家庭消费贷”,在短短一天内迅速解决了刘先生对后续生活消费的担忧。“在城市里安身立命,遇到困难我偶尔也会迷茫,是你们的及时相助让我坚定了信心。”刘先生说。一家四口的美好生活在召唤,对新生命的憧憬与期待再度回到刘先生的脸上。
    近日,兴业消费金融制定印发《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关于服务“新市民”金融需求的行动方案》,进一步聚焦“新市民”群体,立足“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立业计划”三大产品体系,紧跟新市民金融需求,提供贯穿“新市民”整个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切实增强“新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了解,兴业消费金融的服务客群包括难以享受传统银行贷款服务的个体工商户和自雇人士,此其中又以城市建设的有生力量——3亿“新市民”群体为主。截至目前,兴业消费金融已累计为超过1900万户客户提供消费贷款超过3000亿元,展业区域现已覆盖全国50余个主要城市。
    “消费信贷是助力消费恢复、激发潜在需求的重要手段之一。”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消费信贷对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居民消费能力提高消费的灵活性、便利性。
    精细化运营
    丰富消费场景建设
    创者生存、新者强盛。近日,金融监管部门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加快数字化转型,强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消费场景的服务渗透率。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可以帮助金融机构更好地了解消费者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产品,同时,利用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还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交易效率,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惠的价格和服务。
    从中国人寿了解到,创新服务通道,让保单服务更便捷。中国人寿寿险公司相关负责人称,中国人寿应客户所需,在柜面网点服务的基础上,创新开辟寿险APP、“空中客服”“保全管家”“自助柜员机”等多条保单服务通道,构建了“客户自助服务-柜员面见服务-销售人员上门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受理模式,客户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方便的服务通道,更为便捷地享受保单服务。
    2023年,众安保险充分运用自身科技优势和高效产品研发能力,以速度快、产品全、服务多为特点,服务范围在生活、出行、家庭、公司等方面进行全场景升级,覆盖更多“新市民”、老年人的专项保障和服务需求。
    夯实科技根基,除了发挥自主性,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对政府、企业等部门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推动“金融+科技”在更多消费场景的落地。
    “工行将与各方携手,激活文旅消费,加快促进行业复苏回暖,助力经济恢复向好、推动高质量发展。”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称,“深化金融与政务、产业、消费联动,创建文旅业政策咨询、项目对接、投融资合作等一揽子金融服务体系。”同时,打造开放合作平台,邀请各类数字科技公司、文旅企业加入,建立政策协调和信息共享机制,促进、完善文旅金融服务生态。
    此外,一些消费金融公司也十分重视科技人才投入,例如,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在科技上按照年收入的3%、5%、8%的递进原则进行投入,未来将提升至10%的投入比例,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超过30亿元。海尔消金2023年科技投入超过2亿元,且科技研发投入每年增长率在30%以上。
提升消费者金融素养
筑牢消费者权益保护墙
    在面对复杂的金融产品时,有足够的能力识别并避免潜在的风险,至关重要。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启动2023年“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月”,围绕普及金融知识、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倡导理性消费理念、促进市场公平有序发展等多方面发力,增强广大金融消费者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活动号召,扎实有序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活动,通过创新方式引导广大消费者提升风险防范能力与金融素养,并利用活动契机进一步提升客户服务体验,展现对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担当、新气象。
    在金融宣教月启动当天,阳光保险在北京设置宣教展台,制作一张张蕴含消保知识的特色书签,通过互动答题的方式,寓教于乐,“学中玩、玩中学”,宣教展位人头攒动,成为活动当天广大市民争相前往打卡的“热门展位”之一。在深圳,阳光保险参加以“智慧科技聚鹏城,老有颐养圳幸福”为主题的首届深圳国际智慧养老产业博览会,在展示公司产品与服务优势的同时,向参观市民发放反诈宣传资料、普及金融知识,并现场组织了“全民cosplay”金融素养提升嘉年华等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展活动。
    平安养老险积极推动高管下基层参与活动,倾听消费者声音,让消费者权益保护落到实处。辖内各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将“五进入”与党建、企业社会责任创新结合,以红色教育宣传、爱心公益、社区服务、文明宣导等形式为“五进入”赋能。
    众安保险还积极参与上海“全民反诈在行动”集中宣传月活动,发布“星火公益计划”,面向上海区域赠送账户安心保·家庭资金安全赠险。同时,积极走进社区,通过快闪店、知识问答等形式,将“金融科普”和“趣味互动”融为一体,并邀请老年人以别开生面的形式演绎公益歌曲“当心”,进一步提升科普宣传的影响力。
    业内专家表示,通过金融教育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水平,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的深入实施,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的便利。同时,能够帮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做出理性消费决策,有利于维护金融消费者的长远和根本利益。此外,提升公众的金融素养,还有助于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波动,进而有益于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