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0-18
2023-10-18 第07版:七版 【字体】大 |默认 |

新余市渝水区工商联:精准发力推进“四好”商会创建

作者: ■本报记者朱晓萌通讯员周梅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83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工商联不断探索“党建+商会”模式,推广和完善水北商会建设经验,以党建为引领,以精准服务为手段,切实推动“四好”商会创建工作。
    注重顶层设计
    近年来,该区11个乡镇实现商会组织和党组织建设全覆盖,其中全国“四好”商会3个、省级“四好”商会4个,占比达54.54%。
    渝水区基层商会实现党组织全覆盖,商会党组织书记由会长班子中党员担任,建立和完善“区委统一领导、非公党工委统一指导协调、基层党委直接领导管理、商会党组织具体负责”领导管理体系,全力推进商会党建堡垒工程。
    下发《关于印发“党建+乡镇商会”工作挂点联系制度的通知》,渝水区明确11名常委及以上的党员区领导挂点联系11家乡镇商会,先后出台《渝水区促进乡镇商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渝水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乡镇商会服务管理的实施意见》《渝水区工商联基层商(协)会考核评价办法(试行)》等一系列促进商会服务和发展文件。从思想政治引领、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切实发挥商会作用等四个方面,提供政策支持,赋能乡镇商会健康发展。
    加强党建引领
    坚持把党建引领放在商会建设的第一位来抓,渝水区强化商会党组织“主心骨”作用,探索“非公党建工作常态化、活动载体多元化、涉企服务精准化”新路径。
    渝水区选派11位市、区两级退休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到基层商会担任党建指导员,引导各商会党组织积极推行党建三化工作,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民主生活会、党员评议等。
    11个乡镇商会全部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经常性举办“红色走读”“理想信念教育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立志民族复兴、勇当时代先锋,打造一支永远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的民营经济人士骨干队伍。
    发挥“领头雁”作用
    在渝水区,水北商会作为江西省首家市级乡镇商会,开启“党建+商会”新模式,培养商会会员逐渐形成“不做好事,不好意思;做点好事,不够意思;多做好事,才有意思”乡贤新风范。水北商会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商会党建工作示范单位”等荣誉,连续两次获评全国“四好”商会。
    渝水区工商联分别在水北商会、罗坊商会召开“四好”商会创建经验座谈会,借鉴水北商会做法、成效,以其为标杆,积极创建“四好”商会,推动“党建+商会”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发展。
    激发桑梓情怀
    水北商会率先走出“举党旗、抱团干、带民富”新路子,激发渝水区基层商会大力弘扬富而思源精神,发动会员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为当地公益慈善事业出谋划策、出钱出力。率先在江西省探索“养老资金基金化”“志愿服务储蓄化”和“硬件建设标准化”的农村居家养老新模式。
    在渝水区,珠珊商会名誉会长刘火根捐资8000余万元建设珠珊中学。水北商会捐资1600多万元建设水北中小学校,设立“奖优助学金”,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400人次;捐资2340多万元,助建51个颐养之家,让老年人一日三餐无忧。引导商会积极参与“万企兴万村”行动,推动11个乡镇商会138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全区160个行政村,累计捐款捐物2.1亿元,推动商会反哺家乡。
    提供“全能型”服务
    渝水区工商联着力提升商会服务能力,根据商会定位、资源优势和会员需求,提供精准特色服务。
    明确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乡镇商会承接当地政府转移事项、参与政府购买服务、依法进入公共服务行业和领域,依法参与当地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全面推动会员企业间战略合作,渝水区工商联帮助商会增强造血功能。
    发挥非公有制企业维权中心作用,解决19家企业诉求,打造优良营商环境。渝水区工商联在基层商会设立非公有制企业维权点,联合促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提供知识产权、法律咨询、教育培训、融资咨询、经济政策解读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渝水区工商联不断壮大商会会员队伍,大力吸收创新型、高层次企业人才,推动商会会员加强对党和国家政策的了解和认同,积极发挥其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