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0-11
2023-10-11 第04版:四版 【字体】大 |默认 |

觅视科技:让数字技术赋能农业

作者: ■本报记者周太友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76

    “引入数字农业新科技,头一年俺们就见到了实实惠惠的效果,以前在劳作的高峰期需要五六十人,现在不到二十人就够了。2022年合作社基地内樱桃产量提升15%、苹果产量提升11%,总体经济效益提升10%以上。”大连金港湾果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隋景哲掰着手指头,向记者讲述着数字赋能果业取得的可喜成果。
    位于大连金普新区三十里堡街道三道湾村的大连金港湾果菜专业合作社,在农民日报社发布的“2022中国农民合作社500强排行榜”上排名第一。
    隋景哲说,智慧农业为合作社解决了许多以往难以解决的大问题,效果立竿见影,效益稳定增长。我们和大连觅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觅视科技”)合作以来,充分感受到了数字农业的魅力。施肥、虫害、土壤的酸碱度等情况,都能通过数据及时准确的反映出来。比如我坐在实验室里就能知道5号果园里第九排第三颗树招虫子了,就及时的治疗。还有每棵树的施肥多少,以前靠人工经验判断不精准,现在可以节省很多肥料。而且,水果成熟后,还能帮助我们线上销售不少水果。
    金港湾合作社创办的金港湾田间学校,是全国首批共享农民学校。觅视科技为学校添加了数字农业板块,两年来,来自辽宁各地接受高素质培训的农业从业者超过5万人。
    “人工智能这两年飞速发展,在不少行业大模式涌现,但新科技到底能给农业带来什么改变,如何能真正帮到农民、农业从业者,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农业管理和决策,开发出一款农民会用、爱用、实用的科技产品,用科技武装中国的每一块田地一直是我们研发团队的核心理念。”觅视科技创始人王建军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位于金普新区华家街道新石村的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王建军指点着南果北种的香蕉、木瓜,原产于日本的阳光玫瑰葡萄,精品蓝莓、草莓、软枣猕猴桃,以及特色花卉、绿叶蔬菜等令人赏心悦目农家瑰宝,兴奋的讲述着投身数字农业经历的艰辛和收获。
    2021年,觅视科技的初始研发团队受金普新区管委会相关部门委托开发数字地图系统,团队高效地完成了任务后,恰逢金普新区要在数字农业领域做一些尝试,王建军毅然接下军令状,成立了觅视科技,专注于农业领域物联网设备、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系统的研发。然而,研发的投入远远超出他的想象,一年半就烧掉近5000万元,最难的时候,家里的房子都抵押了出去。在研发的关键期恰逢新冠疫情暴发,其艰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经过一次次流片失败、一次次田间地头传感器数据的验证、一次次数据模型的试错,新一代可视化农业解决方案终于在2022年10月正式上线。
    为了验证方案的实际效果,公司投入近2000万元在金普新区三十里堡街道三道湾村金港湾果菜专业合作社的果园内搭建了应用场景。当年,完成13542亩果树(1732亩樱桃、515亩草莓、11295亩苹果)监测系统的部署以及研发基地展示中心搭建。王建军介绍说,虫病害识别率每提升一个百分点,需要千万次的模拟计算。觅视科技数字建设体系基于AIoT物联网+边缘计算+超算+场景可视化,打造农业全生命周期数字管理体系,利用边缘计算等AI技术,实现农业的数字化管理。同时满足数字农业需求的农业环境监测、气象监测、土壤墒情监测等多场景、多要素集成,实现监管的可视化、产品溯源的可视化、种植的可视化、管理的可视化、加工的可视化、交易的可视化。
    2023年,觅视科技打造了国内首个拥有乡村振兴前瞻性算力基础设施的超算中心和涵盖多个产业的农事管理大数据平台,为金普新区打造了集樱桃采摘和乡村旅游推介为一体的采摘园电子地图系统,为中国农科院科研基地数字化监测项目、大连市一、二、三产融合国家级示范区、长白山大健康集团人参种植基地数字化项目、宁夏枸杞种植基地数字化项目、云南丰多花卉基地数字种植项目、四川坪山李子产业区数字种植项目等提供了新一代可视化的数字农业解决方案。
    觅视科技用数字技术融合赋能大连金州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升级,与金普新区农业农村局联合发布了一项数字农业物联网地方标准。研发了满足各种复杂农业生产环境下的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同时融合边缘计算,打造了虫病害识别模型、作物生长及预测模型等,目前已经拥有1500+的虫病害模型识别、39种作物的生长模型数据,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所发布了国内首个数智果业智慧大脑。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