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10-11
2023-10-11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药企要坚定信念走创新发展道路

作者: ■李富永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26

    两家制药企业在国庆节前后不同的境况,可能会引发人们对制药产业如何走技术创新型发展道路的深层思考。
    “十一”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疫苗龙头企业智飞生物涨幅19.99%,日市值增加了230余亿元。据说这个行情的导因是前一天该公司公告与葛兰素史克签署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独家经销和联合推广协议的消息。根据协议,葛兰素史克将向智飞生物独家供应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并许可智飞生物根据约定在合作区域内营销、推广、进口并经销有关产品。双方约定的2024年到2026年的预计最低年度采购金额分别为34.4亿元、68.8亿元和103.2亿元。
    在9月20日,国内创新药领头羊百济神州的股票却在全球范围下跌,无论A股、港股或美股,股价都是齐刷刷下跌。其中,A股股价连续三天下跌,累计跌幅约10.2%,美股和港股的累积跌幅也都超过了10%。
    下跌行情估计连百济神州自己都很错愕。因为在前一天,也就是19日晚,百济神州发布了关于新药出海的利好消息,称该公司核心产品百泽安(替雷利珠单抗)获得欧盟批准,同时美国药监局也受理了该药另一项一线治疗该病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百泽安是中国新药“零的突破”,百济神州总裁、首席运营官吴晓滨博士非常看好其市场前景,曾估计百泽安起码能获得5亿美元的收益。按说应该大涨才是,怎么反倒不涨反跌?
    据业内分析,原因是百泽安被合作伙伴诺华放弃。这是继今年7月份百济神州与诺华终止关于TIGIT靶点药物欧司珀利单抗全球权益的合作后,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双方再度“分手”。新的协议名义上是百济神州“收回”了全球权益,实际上也就是诺华“退掉”了这款药。诺华那边虽然不收回已经支付了的6.5亿美元的首付款,但也不再持续支付余下的超1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了。
    智飞生物与百济神州,这两个也许并不搭界的制药企业,却因为与跨国制药巨头的此分彼合,竟然在一个时间内上演了两种不同的剧情,一个是中国新药“零的突破”遭遇迎头冷水,一个是凭借国内根须密集销售网络而获得理想的收益。这无意间展示的制药企业两种发展模式的瞬间断面,未必不会引发人们对制药业发展模式和未来走向的思考。
    环顾中国制药产业整体状态,科技研发投入低、创新能力薄弱这样的“先天不足”,依然是制约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因素。许多企业往往怯于研发而热衷销售,在铺设销售网络方面不遗余力,或投放巨额广告,或返利销售,却偏偏在技术研发方面退避三舍。如今,终于有了像百济神州这样的创新型企业,其在技术研发方面可谓一掷千金,在延揽技术人才方面不惜重金,从而在短期内创造出了中国新药“零的突破”的奇迹。但却出师不利,首战遇挫。相反,以销售网络见长的智飞生物却获得了外资巨头的青睐,活得如鱼得水。这是否意味着技术创新模式不可行?企业该回头重走以销售为主导的经营道路?
    笔者认为,制药企业要走科技发展型道路,这永远都没有错。但并不意味着走这条道路一定风调雨顺。具体到每一家企业,各有各的走法。如同绘画,不光要有大写意,还需要工笔细描。百济神州作为一家创新企业,其遇到的问题并不是孤例,目前一批创新企业都面临这样那样的困境。研发新药本来就投资巨大、风险巨大,且周期漫长。技术创新固然要敢于投入,但仍然需要准确把握火候、精准踏对节奏。
    总之,不能因眼前的挫折怀疑就质疑走科技创新道路的正确性。诸如百济神州等企业的遇挫,与智飞生物的惬意,其实都是具体经营主体的个案,具有每一个主体的特殊性,却不具备普遍的代表性。不能因某一家企业的特殊性而去推翻普遍真理。如果说智飞生物的特殊性代表普遍真理的话,华为以巨大的技术创新成就打破了美国的“卡脖子”和“封杀”,根源又来自何方?要知道,华为不仅在如日中天的当下舍得在冷门的基础研究上花钱,就是在以往最艰难的时候,也从不放弃超前布局,一直保持在研发方面的高投入。
    当然,走科技创新道路,并不是说在市场营销方面可以忽略。如果当前部分创新企业在这方面明显存在短板,恐怕一样要影响整体经营格局。如果创新企业在经营方面存在短板,自然也会拖后腿。据悉,有人就发现了百济神州在产线建设方面规模过大、在销售成本方面成本过高的问题。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