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27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南通市海门“安商护企”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
|
作者:
■江鹤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136 |
|
|
|
|
|
|
“企业有什么样的困难?在落实环保要求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建议线上线下都能及时解读新政策,便于企业及时跟进管理要求……” 前不久,海门“安商护企”联盟成员单位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我与企业面对面”生态环境保护专场活动,邀请当地18家企业负责人及海门区机关党工委、人大、政协、检察院等单位代表参会。活动中,相关单位对企业提出的困难和诉求一一回应并表态,共同为优化营商环境建言献策、把脉问诊。 今年年初,着眼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完善政企良性互动的沟通协商机制,海门区工商联牵头联合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应急管理局、市监局和生态环境局等8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安商护企”联盟,把柔性执法和问题解决机制挺在前,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优化协作机制,多元融合服务保障企业健康发展。海门工商联与区法院联合成立商会商事调解工作推进会,建立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引导企业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纠纷。与公安局成立商会警务服务站、商会法律服务团,护航民营企业发展。联合区生态环境局建立民营企业环境保护服务站,开展环保服务宣讲活动。 统筹协调推进,以“千家民企大走访”活动为载体,依托“进商会、访企业、促发展”调研活动、企业家座谈会等载体,搭建起政企沟通平台,倾听企业诉求、满足企业需求、助力企业升级,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司法局深入开展“法企同行”“万所联万会”等专项法律服务活动,全区12家律师事务所与12家商会建立联系合作机制,为商会企业提供“一对一”上门法律服务。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企业劳动用工法律风险防控”专题讲座,为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今年以来,开展送法进企47次,开展法治讲座39场,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律师走访企业160余家,排查相关风险问题300余个,帮助企业减少损失约145万元。 市场监管部门在外资登记服务上持续优化审批流程,健全代办帮办、远程指导、上门服务等机制,全面提高登记效率,最大程度实现企业开办“一次提交、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推动投资总额5000万美元的南通基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一批大项目落户海门。 工商联发挥公众号、商会微信群作用,及时向民营企业传递惠企政策措施,打通惠企政策落实中的“堵点”“难点”,让更多惠企政策落细落实。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对重点有需求或有疑问的企业,安排服务专员指导落实;聚焦商会发展需求,加强工作指导,提高服务能力。 “安商护企”助力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优化,促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今年,海门入选江苏省首批“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培育建设名单,名列“2023全国市辖区高质量发展百强”第14位、江苏省第9位。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