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上一版    下一版
   
 
 
网站首页 | 数字报首页 | 版面导航 
  往期回顾:    高级检索   出版日期: 2023-09-26
2023-09-26 第03版:三版 【字体】大 |默认 |

宁波海曙区:多点发力精心培育新生代企业家

作者: ■梅莎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72
    编者按:近年来,浙江涌现出一大批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新生代企业家,为经济转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共同富裕等作出积极贡献。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阵地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已经成为服务引导新生代企业家高素质成长的关键
    
    日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再次向四川省凉山州喜德县捐赠10万元“山海情”创业基金,同时成立“青年创业联盟”,旨在通过共享“创业导师”资源,推动两地形成乡村振兴与企业发展互促共赢新局面。
    青年企业家作为企业家队伍中最有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海曙区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和希望所在。近年来,海曙区工商联聚焦“品质提升”,加大青年一代企业家教育培养力度,多点发力,致力于铺就一条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之路”。
    海曙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成立于2012年。“目前,联谊会已有‘80、90’后企业家会员180余人,行业涉及产品制造、广告传媒、网络科技及餐饮娱乐等众多领域,整体呈现年纪轻、学历高、专业性强的特点。”据该联谊会会长、宁波狮丹努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浩盛介绍,联谊会成立后,不断引导会员企业互学互鉴、提升素质,争做有理想、有抱负、有责任的新生代企业家。
    聚焦思想引领
政治上始终有方向
    近年来,海曙区紧紧围绕新生代企业家政治、事业“双传承”总目标,开展“曙色同心”系列教育活动,不断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增强政治方向感和历史使命感。
    以“行走红色思想引领线”活动为载体,组织新生代企业家先后赴嘉兴南湖中共一大会址、章水革命烈士陵园等地进行参观,增强企业家艰苦创业、砥砺前行的坚定信念;将新生代企业家思想教育纳入培养体系,组织开展“向党说说心里话”“歌唱我的中国心”“曙色同心、铭记历史”“初心不改·九九如一”等活动,引导新生代企业家将个人梦、企业梦融入中国梦,激发新生代企业家群体活力和凝聚力。
    聚焦素质提升
    经营上更加有本事
    针对新生代企业家面对企业传承与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海曙区多措并举,加快提升他们驾驭企业、搏击商海的经营才能。
    加强教育培训。引导新生代企业家积极参与“曙商大讲堂”,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企业家讲、讲给企业家听”的形式为新生代曙商开拓视野、提升观念;依托各级党校、地方高校,对全区具有代表性的民企接班人分期分批进行轮训。先后组织180余人次新生代企业家赴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知名学府进行培训,赴深圳比亚迪、同创,杭州新中大、万事利、南方设计院,宁波雅戈尔、狮丹努、荃盛等各地知名企业进行参观学习;邀请专家教授开展有关政策形势及创新创业方面的专题讲座和专题培训班20余场次,培训会员600余人次;开展师徒结对。针对年轻人创业创新的难点,成立“创业工坊”委员工作室,汇聚导师资源、组织互访交流。以“师徒结对”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新生代青年企业家健康成长和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注重典型培养。携手宁波财经学院成立海曙区新生代企业家学院,立足素质提升,开展“十、百”工程,在全区培育10名创业创新骨干型人才,100名创业创新成长型人才。
    聚焦共同富裕
    责任上更加有担当
    把责任意识纳入培养的重要内容,海曙区积极搭建反哺社会平台载体,鼓励新生代企业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履行社会责任。
    全面参与“村企结对,助力振兴”专项行动、山海协作以及美丽乡村建设,先后与贵州黔西南、四川喜德县部分村结对,捐赠帮扶资金50余万元,设立海曙区新生代“山海情”创业基金,累计出资20万元,签订消费帮扶项目总产值2.2亿元;开展以“感恩海曙·新生代爱心行”为内容的帮困活动,在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建立公益实践基地。近年来,新生代企业家捐款捐物超过400万元,认购公益创投项目25个。
    “我们将立足海曙实际,继续创新工作机制,为新生代企业家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空间,增强新生代企业家联谊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影响力,让更多新生代企业家健康成长。”海曙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工商联党组书记陆颖表示。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北河沿大街95号
邮编:100006 电话:010-56317399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