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20 第08版:八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全国首个支持天文学基础建设慈善信托签约 |
助力筹建亚洲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 |
|
|
|
|
|
|
【本报讯】近日,在由广东省民政厅、广州市民政局、广州市文明办主办的2023年广东省第八个“中华慈善日”暨广州市“羊城慈善月”主题宣传活动上,国内首个支持天文学基础建设的慈善信托项目——忆北2023科学教育慈善信托(以下简称“忆北慈善信托”)正式签约。这是慈善信托的一次创新实践,不仅是首个支持天文学基础发展的慈善信托,也是创新性地进行公开募捐的项目设计,号召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天文基础设施建设。 据悉,忆北慈善信托的委托人是广州市慈善会以及金融行业从业者舒琦,受托人为粤财信托,监察人是汉正家族办公室。忆北慈善信托支持的首个项目是推动建成一台亚洲区域最大口径的拼接镜面通用型光学望远镜EAST望远镜,支持天文学家借这台望远镜取得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并通过对天文学成果的一系列宣传和科普来提升公众对天文学的认识和支持。 舒琦表示,国内天文望远镜发展与国际的差距一直牵动着天文学界的心。据北京大学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介绍,天文学是一门观测科学,而望远镜是天文学研究的基础工具。然而目前我国大口径通用型光学望远镜最大口径仅2.4米,远小于国际上近30年建设的十余台8-10米口径光学望远镜,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天文学家的需要。由于缺乏大口径通用光学望远镜,获得成果只能寄希望于利用国际合作去争取国外大型光学望远镜极少的观测时间,从而不得不面对难以自主获得重大科学发现的尴尬局面。 去年10月,北京大学牵头提出建设一台6米起步、最终口径达8米的成长型拼接镜面通用光学望远镜(简称EAST),项目总预算5亿元。建成以后,EAST望远镜将彻底改变我国缺少大型光学望远镜的现状,为我国天文学家提供观测利器,推动国内天文学基础研究向前迈进一大步。但庞大的建设经费是横亘在前的巨大挑战。 今年4月,舒琦以北大校友的身份,向EAST望远镜项目捐资1000万元。这是EAST望远镜项目获得的第一笔千万元级别的大额捐赠,也创造了北大校友捐赠的一项新纪录——2021年博士毕业的舒琦,成为北大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大额捐赠者。 为让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他又个人出资50万元设立忆北慈善信托,并发起忆北天文学项目。项目计划进行公开募捐,筹集2000万元用于建造EAST望远镜主镜面内圈的6块子镜、完成4次建设台址调研以及开展10场天文科普活动。这也是忆北慈善信托的创新之处:一方面依托慈善信托运营成本低、多方监管的优势,确保项目所有收益专项专用;另一方面通过公募项目设计,扩大了望远镜建设及科普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从而利于社会力量参与科技创新型公益项目,加速项目资金募集的速度。 舒琦表示,从当初确立慈善意愿再到选择慈善工具,慈善信托的便捷和灵活性是其选择的重要原因。与传统的捐赠、设立基金会等相比,慈善信托的设立成本低,无初始财产最低规模限制,且设立流程简便,运作灵活、可控性强,反映委托人的意愿也更为具体。 舒琦认为,慈善信托对于帮助类似EAST望远镜项目的大型科研装置建设非常适用。大型科研装置的建设周期都比较长,跨度可达10年,而普通的慈善组织立项难以做到项目持续10年或以上,在这点上慈善信托则发挥出它的优势,可以长期去支持建设时间周期较长的科研项目。 “希望忆北慈善信托可以探索出一条以慈善信托助力国家科技发展的道路,以后除了天文望远镜建设以外,其他科研领域都可以借鉴忆北慈善信托的相关经验。”舒琦表示。 当前,我国慈善信托呈现加速发展趋势,在设立数量、慈善领域分布、服务形式和业务模式等方面不断迈上新台阶。截至2023年8月底,慈善中国显示,全国已累计设立慈善信托超过1400单,信托财产规模超62亿元。(文雪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