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07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宁波为民营经济穿上“法治铁甲” |
|
作者:
■夏应杰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90 |
|
|
|
|
|
|
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激发民营企业家创新创业创造动力,需在营商环境等各方面提供支持。为擦亮民营经济“金名片”,浙江省一些地区从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司法创新扶持困境企业、构建民营经济良好生态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宜商惠企的政策环境 宁波民营经济法治论坛日前举行。此次论坛由宁波市工商联主办,宁波市企业权益保护协会承办。政府部门代表、企业家代表、商协会代表、特邀专家教授等300余人参加。论坛聚焦“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壮大民营经济发展,推进宁波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扣当前热点和现实需求,亮点纷呈,干货满满。 法治“联”建护航民企健康成长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宁波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王建云在论坛上表示,社会发展离不开法治建设,民营企业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 近年来,宁波持续关注民营企业难点痛点,特别是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上,下了大功夫。 宁波市工商联发挥“联”优势,与公检法司等部门建立战略协作机制、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成立全国首个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组建民营企业法律顾问团,建立商会人民调解组织,成立企业权益保护协会,携手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金盾护企”“全周期法治保障”等一系列行动,受到了民营经济人士的赞誉和上级部门的认可。 其中,宁波市工商联与市公安局联建的“11087”安商护企中心入选全国2023民营企业产权司法保护协同创新百佳实践名单,全国工商联劳动争议调解现场观摩会在宁波举办。 为民营经济发展穿上“法治铁甲”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陈文岳,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吕海庆,宁波海事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邬先江在论坛上就相关工作作了分享交流。近年来,宁波法律部门树立护企惠企理念,强化服务职能担当,为民营经济发展穿上了“法治铁甲”。 宁波法院坚持转变司法理念、优化司法服务,实现审执工作专业化、系统化、精细化,不断在完善协同保护机制、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上持续发力,为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促进宁波民营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宁波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通过系统谋划“1+N”工作体系、加大对涉企类案件法律监督力度、深化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等举措,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海事法院充分发挥海事审判职能,全面优化涉海民营经济法治化营商环境。宁波是外贸大市,今年以来,宁波涉海民营企业涉诉纠纷通过“海上共享法庭”等多元渠道得到优质高效化解,该院通过开展案件全生命周期提质行动,全力提升海事审判办案质效指标,在妥善调处涉海民营企业跨境电商全程物流、港口货物仓储、船舶建造等海事纠纷方面取得良好效果,涌现出一批助力涉海营商环境优化的典型案例。 让法治成为民营经济“信心之光” 论坛上,与会嘉宾共同探讨了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热议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新理念、新趋势、新途径。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孔祥俊就知识产权的布局与保护作了演讲。他表示,在营商环境法治化运行中,应切实加强对知识产权的强有力保护,明确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战略定位,制定体系化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 浙江金道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一级律师、省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胡祥甫结合多年工作实践,在论坛上探讨营商环境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他认为,作为律师要帮助民营企业防范法律风险,化解纠纷矛盾,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法律服务,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宁波大学教授郑曙光提出,针对中小微企业特点,可以通过“小口径立法”“错位化立法”等途径在营商环境法治化建设中体现差异化,提升立法实效。 “合规经营是民营企业和企业家的避风港,唯有合规经营才能行稳致远。”宁波市政协副主席高庆丰在论坛上表示,宁波将继续为民营经济发展注入“法治信心”,不管企业大小,坚持一视同仁、依法平等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审慎妥善办理涉民营企业案件,用法治护航民营经济一路前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