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06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着力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 |
一颗雪梨撑起亿万产值 |
|
作者:
■本报记者林宏伟 通讯员王少波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644 |
|
|
|
|
|
|
浙江省云和县积极实施《云和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二、三产联动,拉长雪梨产业链,通过强农业技术、创工业流程、树文旅品牌等方式,将一颗雪梨做到亿万产值。 云和雪梨是云和县传统果品,至今已有560余年的栽培历史,它以果大香甜、汁多味美、止咳、耐贮藏等特点而著称。1915年,以云和雪梨泡制的“云和雪梨酒”荣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铜质奖。2016年“云和雪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云和雪梨一直存在产量不高、挂果出现大小年、果实外观品质不统一,果实大小不均、贮藏时间短,在自然条件下贮藏只有10-15天,使用普通冷库贮藏期只有60天左右,使得云和雪梨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2022年5月,云和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云和雪梨产业创新集成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云和雪梨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实施种质品质提升、规模种植、技术创新、品牌培育、精深加工、数字应用、农文旅融合等产业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加速推动云和雪梨产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一产:数字化让雪梨品质更可控 行动计划通过低效经济林更新、林地(荒山)调整种植、荒芜基地改造、套种及零星种植等多种措施,新增云和雪梨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同时,发动村级组织、经营主体和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园地荒地、村道田头等空间种植雪梨,确保到2024年云和雪梨种植规模达到2.2万亩。 云和县雪梨协会会长雷宗明选育了8万多株梨苗,进行自繁自育,开展云和老雪梨核心特性基因鉴定研究。 “我们在上万棵雪梨树中,开展‘细花雪梨’‘粗花雪梨’‘翠冠梨’等品种资源调查、筛选搜集口感最好的那几株,选优种进行重点栽培,将老雪梨树与早熟梨‘翠冠’等品种进行嫁接,把高枝统一改为低矮化种植,用羊粪、菌类等发酵成有机肥替代原先的除草剂,通过自然授粉,保证雪梨质量。”雷宗明告诉记者。 该县苏坑梨园内,隐藏着许多传感器,传感器连接的终端是云和雪梨产业“大脑”。这个集追溯体系、智慧监管、合格证管理等于一体的智能化监管平台,实现从果园到市场全过程监管,土壤品质、灌溉水量、雪梨生长状况一目了然。目前,云和县165家农民合作社纳入监管信息库,雪梨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率达100%。 二产: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政府鼓励企业积极开发雪梨糖、雪梨膏、雪梨酒、雪梨果脯等雪梨系列产品,培育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雪梨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延长云和雪梨产业链,提升品牌价值链。建立云和雪梨分拣中心,全面推行商品梨分级包装,实现精选细分。加强雪梨冷藏保鲜、加工技术研发推广,延长果品上市时间,增加雪梨附加值。 浙江代代传保健品公司是云和县的雪梨深加工龙头企业,拥有3000多平方米的蒸酒、摊凉、拌曲、发酵车间、存酒车间和包装车间,配备有全自动二级反渗透水处理器,除浊、抗凝、精滤为一体的白酒处理过滤设备,自动灌装白酒生产线和先进的质量监测设备,拥有精良的生产检验设备和完善的品质保障体系。以经营雪梨酒为主。公司总经理朱继红告诉记者,公司2023年可完成生产高质量的水果白酒200万瓶,争取年生产总值达到1.8亿元。 三产:实施梨文旅融合行动 该县实施梨文旅融合行动,打造雪梨乡村。紧密结合雪梨产业发展和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带等布局,重点打造以小顺-安溪雪梨乡村风景线为纽带,小顺、沈村、安溪3个“红绿融合”雪梨乡村综合体为龙头,梨庄、小顺、黄处、云岸、沈村、梅湾6个雪梨特色乡村为支撑的“一线三体六村”雪梨乡村共富示范带,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云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将通过3年努力新增云和雪梨种植面积1万亩以上,全县种植规模达到2.2万亩以上,一产综合收益达到2亿元;通过产业深度融合。提高雪梨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雪梨主题乡村农文旅融合产业快速发展,云和雪梨相关二、三产产值达到3亿元。 (图)云和县果农展示当地雪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