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06 第03版:三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
企业营销文案不是想说啥就说啥 |
|
作者:
■王菲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1770 |
|
|
|
|
|
|
茶饮料,尤其是现制茶饮料,近年来经过萌芽、高速以及转型发展阶段后,逐步进入稳定发展期。相关研究报告显示,我国现制茶饮料已成为千亿级市场,行业整体增速保持在20%以上,行业发展正处于“黄金时代”。 漫步街头巷尾,每当口渴的时候,总能看到一家茶饮店,可见现制茶饮的普及程度。正因为行业发展如同烈火烹油,无形之中也造就了如今现制茶饮料行业差异化发展的繁花似锦。 因为就产品而言,由于茶饮行业整体发展较易发生同质化,因此,商家会绞尽脑汁不断推陈出新,突出表现在原材料选择、创新饮品设计等,当然,更关键或者说更直观的还是茶饮的品牌运营,这不仅包括产品营销,更涵盖了饮料杯的外观设计、包装袋设计和广告文案设计等,以期符合当下年轻群体的消费诉求和审美趣味,提升自己产品的特色,进而在一片同质化市场中夺得一席之地。 进入秋季后,茶饮市场又迎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梗,开启了新一季的营销。营销的方式多种多样,不论是价格优惠、还是饮品创新,都离不开用来吸引消费者的广告文案。 从前几年的“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到现在不同季节、时令的促销,再到近来出现的创意文案、佛系文案等,虽然都属于营销,但相比较早前较为“直给”的营销文案,这类具有“情绪价值”的文案,聚焦了反焦虑、反内卷,并以幽默、谐音梗、禅意表达等形式,与当今年轻人崇尚的文化联系到一起,通过一句话、一张图,甚至是茶饮周边的形式呈现,进而触发他们的内心情绪,让饮茶风尚变成不止是休闲放松,而是更具时尚、解压、治愈的文化体验。 比如,在饿了么平台,饿了么时令官联合饿了么公益和福泉书院发起的“秋天第一杯佛系奶茶”公益活动中,出现了“还好也是好,还行就是行”“开心,比开光更重要”等一组佛系文案。又如2010年创立于甘肃兰州的连锁咖啡、茶饮品牌“放哈”,其饮品杯身和包装袋印有“烦事先‘放哈’”的文案,将大西北的方言韵味与品牌传递的价值紧密联系,并在今年暑期西北旅行大热之际火爆全网。 通过不同的载体、基于不同文化不同情绪捕捉的茶饮营销文案,不仅强化了品牌的风格,更增加了消费黏性,增强了消费者的体验度和新鲜度。 近日笔者还注意到一条新闻,知名茶饮品牌茶颜悦色在其微信公众号发表了一篇名为《努力努力白努力》的文章。文章中,茶颜悦色以电影《灌篮高手》为引子,论证了少年和成年人的区别,并提到“遗憾不能再恣意做个少年”,最后在文章末尾引出茶颜悦色少年主题的相关活动。该消息冲上热搜引发热议,部分网友表示,非常不喜欢该文章标题传播的消极情绪。有考研的网友表示晚上看到这个标题,内心十分烦躁,觉得努力被嘲笑了。 尽管在事情发生后,茶颜悦色在文章中的评论版块向消费者致歉,但这一事件对该企业而言仍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茶颜悦色是茶饮品牌中发展较为成功的案例之一,它诞生于长沙,却能火爆全网,靠的就是差异化战略。作为最先提出将“中国风”与新式茶饮进行融合的品牌,茶颜悦色通过对中国文化元素的极致运用,展现出品牌别具一格的“文化属性”,带来了消费者较高的满意度和良好的口碑传播。 但茶颜悦色发展至今,却也因不当运营,引发多次风波。既有“罚站式排队”“新店炒作”惹来争议,又曾发生因其销售的马克杯文案低俗,被质疑“侮辱女性”等,茶颜悦色一路走来虽然尝尽风光,但也是话题不断、道歉不止。 话题虽然会引来一些流量与关注,但持续的负面话题,对于一家企业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涉及本次茶颜悦色曝出的消极文案事件,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会感到不适与愤怒,而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则不免让人感到诧异与可惜。 茶饮品牌的营销文案当然可以剑走偏锋,实施差异化战略,内容可以是佛系、幽默、调侃,也可以是亲情、友情、爱情……但总而言之,一定是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才能引发消费者的价值认同。茶颜悦色这条文案引发的后果,绝不仅仅是损失几杯茶饮或某时间段的销量,最要紧的是失去了消费者的口碑,丢掉了品牌积攒出来的美誉度。不论是有心还是无意,如此带有“冒犯”和“不适”意味的文案引流还是不要为好。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将一个茶饮品牌做成功不易,若想保持品牌持续长红更不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一定要如履薄冰、爱惜羽毛。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