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2023-09-01 第04版:四版
| 【字体】 | 大 | | 默认 | | 小 |
|
优化投融资结构 用科技筑牢普惠金融风险墙 打造绿色金融样本 |
工商银行持续彰显大行担当 |
|
作者:
■董潇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字数:4204 |
|
|
|
|
|
|
工商银行近日公布的2023年半年度经营业绩显示,工商银行主要经营指标保持稳健,强、优、大特征,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747亿元,同比增长1.1%;总资产43.6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10%,存贷款增量均为历史同期最高;资本总额4.5万亿元,营业收入4289亿元,均保持同业领先。 发布会上,工商银行管理层回应了信贷投放重点、普惠金融发展成效及绿色金融新进展等热点问题,工商银行行长廖林表示:工商银行积极助力稳增长,持续彰显大行担当。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着力在提升金融服务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上下功夫,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优化投融资结构 提升发展动能 想要保持企业自身良性发展,离不开规模效益、总量结构全面均衡发展。今年上半年工商银行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导向,坚持稳字当头、靠前发力、突出重点,有效发挥了大行宏观政策传导主渠道和金融服务主力军的作用。在工商银行副行长张文武看来,工商银行信贷投放主要呈现“总量大,投向准,结构优”三个特点。 总量大。上半年,集团各项贷款比上年末增加超过2万亿元,增速9%,总量、增量均保持领先。通过新发放贷款、存量移位再贷等方式,累计向实体经济提供信贷资金超过3.5万亿元,同时工商银行的债券投资总量和增量也均保持市场首位。 投向准。工商银行突出主责主业,持续加大对制造业、科创、普惠、绿色、涉农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保持领先,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量同业“双第一”。“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也是工商银行的优势。” 张文武称,上半年,工商银行制造业信贷投放主要呈现“稳、优、好”的特征。稳,主要是信贷总量稳定增长。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6万亿元,稳居同业首位,净增超6000亿元,增幅20%,远超全行贷款平均增速。新增贷款主要投向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制造强国战略重点领域。 优,主要是指融资结构不断优化。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制造业贷款占全行公司贷款比重提升至25%,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超过1.7万亿元,增速达34%,为企业提供了长期、可持续的资金支持。投向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制造等行业的贷款保持较快增长,有力支持制造业绿色转型。同时,持续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上半年相关的债券投资和并购交易保持市场领先。 好,主要是信贷质量持续向好。上半年,工商银行主要是信贷质量持续向好。张文武表示,工商银行通过优化制造业领域融资客户准入、加强风险管控等措施,推动制造业投融资业务健康发展。上半年,制造业贷款不良额、不良率实现“双降”。 此外,工商银行继续深入推进信贷结构优化调整,不断取得新成效。客户基础持续夯实。张文武称,在客户上,大客户、大项目与小微及个体工商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协同发力,其中“专精特新”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23.4%。 值得关注的是,在客户基础不断优化的带动下,工商银行上半年个人消费和经营贷款增加超过2800亿元,同比多增近1500亿元。 工商银行副行长段红涛称,上半年工商银行积极促进内需潜力的持续释放,取得了良好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加大消费信贷的投放。个人消费贷款上半年投放超过1600亿元,较同期多投放400多亿元,投放量增幅34%。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上半年发放量超过5100亿元,较同期多发放480亿元。个人经营贷款较年初增加近2600亿元,增长27.8%。信用卡贷款余额超过65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00亿元。汽车、家装、信用卡分期上半年投放近1000亿元,同比增幅65%。 其次,聚焦消费重点领域。对房屋类消费,工商银行围绕客户在装修、物业、租房等涉房消费领域,推出专项个人信用贷款等服务。同时,持续提升二手房贷款的服务水平,发挥带押过户、资金监管、自动审查、联网联办等创新优势,提高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二手房贷款投放占比超过29.7%,较上年末提升8.3个百分点。对汽车消费,将购车贷款服务与新能源汽车厂商的系统直联,进一步提升业务效率和客户体验。对家装消费,率先推出全线上、非接触体验的“一键家装”服务,提供简便易用、利率优惠的信用卡家装分期服务。对文旅消费,工商银行与文旅部合作,以信用卡为载体,聚焦“食、宿、行、玩、购”等文旅消费的核心领域,提供覆盖近万家商户的优惠促销活动。上半年工商银行信用卡合作商户突破1200万户。 在持续优化消费场景方面,工商银行创新推出智慧化系统,主动与政府、企业合作,助力智慧景区、智慧超市、智慧商店等消费场景的优化升级,提升消费者体验。段红涛称,上半年,工商银行还围绕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群体和第三支柱养老金客群,主动开展消费贷款利率优惠,并配套专属促销活动,助力客户提升消费能力,惠及客户25.6万户。同时,累计为超过90万客户提供免息或者低息购物分期资金支持,为客户节省支出近9亿元。信用卡、便民移动支付消费额同比增长15%。 张文武表示,工商银行下一步将继续从“增总量、优投向、稳质量上发力,实现信贷经营高质量发展。 全流程风控体系 用科技筑牢普惠金融风险墙 “工商银行把普惠金融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因为它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工商百业,关系到民生福祉。”廖林把上半年工商银行普惠金融发展成效概括为“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四方面。 第一是增量,贷款持续较快增长。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普惠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较年初增加近5000亿元,增速32.2%,同比多增近2000亿元,远高于全行贷款的平均增速。 第二是扩面,客户覆盖面持续扩大。截至6月末,普惠贷款客户数达127万户,较年初增加25万户,增量同比翻番;其中,新增首贷户近4万户,同比多增超1.2万户。 第三是提质,服务质效持续提升。上半年,普惠型信用贷款、小微制造业贷款同比增幅均超过20%,中长期小微贷款同比增幅达112%。创新打造“商户贷”“税务贷”“种植e贷”等产品,精准支持个体工商户、农户等客群。持续完善“融资、融智、融商”综合服务体系,全方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第四是降本,融资成本稳中有降。上半年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较上年进一步下降0.63个百分点,持续用真金白银助企惠企。 廖林表示,资产质量是普惠金融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过去普惠业务经营的难点和痛点。工商银行借力数字工行建设,强化科技赋能,正在探索构建以“数字化准入、智能化风控、线上线下交叉验证”为三大特征的普惠金融全流程风控体系,实现专业治贷与智能风控的有效结合,目前,结果看来还是比较可靠的。普惠贷款不良率实现5年连续下降,今年6月末较年初进一步下降6个BP到0.76%。 廖林进一步介绍,数字化准入,就是利用金融科技将风控前移,提升场景数据获取能力和模型风控能力,优化客户准入模型与清单筛选机制,提高授信精准度,有效识别潜在风险。智能化风控,就是构建1+N多维度的信用风险监控体系,1就是客户,N就是产品,工商银行对它进行动态监测、实时预警,不断提升对风险异动主动识别的前瞻性、有效性。线上线下交叉验证,就是适应普惠金融线上、小额特点,加强数字风控与线下“活情况”“实信息”交叉互验,完善“线上预警、线下核实”风险化解机制,提高工作实效。 廖林强调,普惠贷款多为一年期以内的短期贷款、流转较快,5年来普惠资产质量保持稳健。我们认为,这套普惠智能化风控体系经过实践初步检验,是可行的、有效的。 点绿成金 打造绿色金融工行样本 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在发布会上提到,今年以来,工商银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绿色金融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中,努力提升自身绿色发展水平。 半年报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工商银行绿色贷款余额突破5万亿元,比年初增加超1万亿元,总量与增量均领跑同业。同时,绿色债券发行、承销、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领先,上半年,境内承销绿色债券405亿元。王景武称,从支持西北戈壁的光伏“方阵”,到长三角的新能源汽车生产线,再到国内首个百万吨级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都能看到工行人在行动、在深耕。 除了投融资规模全力支持绿色产业,工商银行还在产品服务上,下大力气。王景武介绍,工商银行持续深化绿色产品服务创新,不断丰富绿色金融“工具箱”,取得多个“首发”“首批”创新成果。例如,发行全国首单商业银行碳中和绿色金融债、全国银行间市场首单绿色汽车分期资产支持证券;首批开展碳中和债、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转型债券、绿色乡村振兴债券、绿色类REITs等业务。 在绿色金融风控体系方面,工商银行在业内首创绿色投融资分类管理、ESG风险智能化管理体系、投融资绿色指南、生态保护红线地图数字化功能,在大型银行中率先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此外,工商银行率先自主研发投产碳足迹管理数据统计系统,成为国内同业中第一个实现碳排放数字化管理的金融机构。同时,通过绿色低碳网点建设、智慧绿色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等方式,持续推动自身低碳运营。 王景武表示,下一步,工商银行将持续完善“三个体系”有序推进投融资绿色转型、安全降碳。 第一,持续完善差异化政策体系。继续做好战略规划,持续加大绿色投融资力度,做好对绿色产业重点领域投融资政策资源倾斜。同时,统筹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精准支持国民经济重要领域的传统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助力企业减污降碳、转型升级。 第二,持续完善多元化产品体系。不断丰富贷款、债券、投资、租赁、基金、理财等全产品线,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工具箱”。加强碳金融和气候投融资前沿研究,拓展绿色金融产品谱系,全方位满足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多层次金融需求。 第三,持续完善数字化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搭建和完善数字化监测分析评价系统,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金融发展,不断提高绿色金融管理效率和风控水平。 (图)工商银行业绩发布会北京现场
|
|
|
|
|
|
|